“哎,你聽說了沒衛國公府的六姑娘又病了”
“是嗎不是說請了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廖神醫進京診治”
“嗐就姜六姑娘那身子,十個廖神醫估計也夠嗆”
“是啊偏太后娘娘非要這個娘家侄女占皇后的位置”
一群找不到活計的懶漢窩在京城街巷一角,嘴里八卦不停。
“我可是聽說了,朝中好幾個御史都上了折子彈劾姜家說什么功高蓋主反正就是不同意再立姜家女為后”
“這么隱秘的事,李坡子你怎么知道這么清楚”
被喚作李坡子的中年懶漢神色驕傲“我有個遠方侄子可是李御史身邊心腹的兒子的婆娘娘家兄弟管的鋪子里的伙計兒”
功高蓋主這個詞還是從他那遠房侄子口中學的呢,中年懶漢扣了扣指甲里的油垢,與有榮焉。
“是嗎那應該是真的了”其余人接二連三附和。
盛京城內不少世家府中也在議論。
和姜家交好的人家,倒是沒太多想法,只憂心接下來一段時日盛京城不會平靜了。
同姜家有仇的,說話就沒那么好聽了。
“姜六姑娘身子這么弱,也不知能不能熬到冊封的那一天。”
“是啊,這太后娘娘也不知怎么想的,她本就不是圣上生母,這樣做不是將圣上越推越遠么”
“選個病秧子當皇后,別再生個病秧子皇子出來。”
“呵呵,生不生得出來還不一定呢,別忘了太后娘娘不就是”
“估計是太上皇施壓了吧。”突然有人低聲道。
這在盛京也不是什么秘密,都說當年太上皇禪位的事兒有古怪,當今圣上十六歲就登基了,如今才過去三年,而太上皇當年禪位時可正值壯年。
如今更是活得好好的。
許多人都覺得當初太上皇肯定不是心甘情愿禪位。
風言風語傳得快,很快就傳到了這些八卦的主角之一,姜清漓的耳朵里。
正值熱夏,她這個人不僅畏寒還畏熱,此刻正靠躺在窗前的軟塌上,四五個婢女給她扇風。
姜清漓手中端著一杯白水,細細飲著。
貼身婢女云霜將底下人從外頭聽見的言論轉述完畢后道“姑娘,這些話聽聽就行了,別太在意,凡事有三老爺和夫人呢。”
姜清漓無聲點頭,不說話,就嘆氣。
云霜已經習慣了,每回一病,自家姑娘的話就會變少,時常半天也不說上兩句。
然而,姜清漓這一次卻不是因為自身病的事。
幾日前她突然發了一場高燒,覺醒了上輩子的記憶。
原來她是穿越了。
塵封了十幾年的記憶,一朝打開,亂糟糟的,她足足捋了好幾日,才算徹底清醒。
姜清漓這輩子也就投胎不錯,不然就她這副岌岌可危的身子,放在平民百姓家要么傾家蕩產,要么早早夭折。
“唉”一想起云霜方才的話,她就愁得很。
雖投胎投的好,但打眼望過去,也不是能夠一世安穩富貴。
宮中太后雖然姓姜,是她的嫡親姑母,但皇帝卻不是姑母親生的兒子。
外面都以為姑母只是逼皇上冊封姜家姑娘為后,是哪位姑娘不重要,是以皇上為了反擊才選了個病秧子。
姜清漓卻是清楚,哪是立不立后的問題。
記得那會兒她五歲,生了一場大病,走了幾趟鬼門關。
家中長輩求醫無數,最后抱著她去了京郊皇恩寺,求助那位覺明大師。
做最后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