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漓默默坐下,聽自家人吐槽楊家。
內心則深深嘆了一口氣,或許只有她的家人們真情實感上了。
以為皇家有真情。
縱觀歷史長河,卸磨殺驢的故事還少么。
姜老夫人罵累了,姜清漓及時送上一杯溫水。
姜老夫人這才發現自家小孫女已經到了,她接過水杯迅速換了一副面孔,和藹極了。
“清漓來了啊。”喝了一口水,又繼續,“放心,有你姑母在,該是我們清漓的,誰也搶不走。”
話罷,撫上她的臉頰,眼神透著慈愛。
“是啊。”二夫人岳氏想得更多,“楊家倒是想,奈何自己不爭氣,一個閨女都生不出來。”
楊獻清自己倒是有女兒,然而年齡卻長了一輩,且早早出嫁,孩子都到娶妻的年歲了。
不知道楊家是不是得罪了哪路神仙,無論是自家還是有出息的旁支,孫輩里一溜串全是臭小子。
他楊家想攀上皇家都沒機會。
姜清漓很想表示,其實她也不想。
只是如今這局勢,的確也不允許姜家后退,就算不是她也得是府里其他姐姐。
更何況是太上皇指婚。
怎可輕易悔婚。
不過姜清漓明白,他們這般堅持并不是為了姜家的利益。
否則怎么不趁著正式冊封圣旨未下達,早早求小姑母幫忙說項換個人選。
比如身子康健,武藝卓絕聰慧敏捷的二堂姐。
亦或是賢名在外、博學多才的四堂姐。
還有五堂姐,行走過江湖經驗豐富,一身了不得的輕功。
論跑路誰能比得過她。
再不濟三堂姐也行啊。
完全繼承了四叔美貌,且青出于藍勝于藍。
畢竟想要坐穩那個位置,腦子和美貌,二者總要有一個吧。
哪一位瞧著都能比她這個病秧子撐得久。
再說她只是國公爺的侄女,親生父親更是只在工部領個閑職而已。
到底是念著當年覺明大師那一句卦言罷了。
希望她能夠好好的,好好的久一點。
姜清漓輕輕唉了一聲,讓離得近的姜老夫人聽見了,以為她是擔心,忙又安慰道“姜家不比楊家差,更何況還有你小姑母呢,往日鮮少同你說,你皇帝表哥算是你小姑母親自教養長大,對她可孝順了。”
姜老夫人沒說的是,當今圣上對她閨女可比對太上皇親。
只不過這等事實不好說多,容易傷了皇家的顏面。
然而,話落到姜清漓耳朵里,完完全全便成了另一種意思。
她心道,這皇家的母慈子孝演得就是比尋常世家的要逼真,連精明的祖母都被騙了去。
姜武前兩日早朝上是親眼瞧見了楊家那幫人的嘴臉,此刻覺得侄女受了委屈的他很是氣憤,一時脫口說了真心話“是啊,等、等清漓當了皇后,大不了病好了就和離再讓阿錦給挑個你自個兒喜歡的。”
他想的是自家妹子最有經驗,廳內又都是自家人,是以提了這么一嘴。
姜清漓被這一句炸回了思緒,唰的扭頭看過去。
她二伯真猛。
姜老夫人“”
饒是覺得自個兒已經夠叛逆的姜老夫人也不曾說過這么犯上的話來。
雖說她是有過這么個打算,但也不能這么明晃晃的說出來啊。
頭有點疼。
姜老夫人按了按。
這是親生的,親生的
心底默念三遍后,她看了一眼二兒媳。
岳氏瞬間領會,她知道婆婆在擔心什么。
當今圣上繼位第一年便力排眾議建立了用來監察百官只聽命于皇帝的監察司。
誰知道此刻姜家的院墻屋頂上有沒有監察司的人。
于是趕緊道“娘,我回去會說他的。”
姜老夫人無聲點頭,內心想著,幸好當年早看出了長子腦子缺根筋,為其議親時沒有選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千金。
膽兒小的哪受得住他三天兩頭的語出驚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