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從復面色變了又變。
然而轉身面向幾人時,已是一張和氣笑臉“楊閣老的性情,你我都了解,日后行事都謹慎些,至少明面上不能讓楊閣老為難。”
其他幾位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自是認同點頭,表示明白。
“都聽石大人的。”
朝堂上風波很快傳開。
幾家反應不一。
裴府。
得知自己即將要多個未婚妻,裴良差點炸了。
裴賀“此事我已經應了。”
裴良一臉悲愴“您還是不是我親爹”
裴賀輕甩衣袖“確實不是親的。”
裴良心哽,試圖掙扎“兒子和姜疏月可是表兄妹”
裴賀難得好臉色給他“又無血緣。”
姜府。
姜清漓聽說后嘆道“頭一回有這么多人為我吵架。”
頗有種占據盛京熱搜頭條的感覺。
“從前還以為朝堂爭斗都該是各種陰謀詭計。”姜清漓笑得大聲,“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潑男罵街啊”
云霜無奈“姑娘。”
在外躲懶的姜實則是后悔今日沒去上朝,于是專門去楊連下朝回府的必經之地等著。
將不善言辭的楊老二罵個狗血噴頭。
楊府。
被罵得一臉萎靡的楊老二被妻子季氏發現端倪。
頓時心疼得要命。
那姜家老三怎么能柿子只撿軟的捏。
有本事罵她公爹去啊。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她當即對著姜府方向破口大罵。
回音陣陣。
府里不少人都聽見了。
靜思居內,墨硯奉上茶水,輕聲道“是二夫人。”
楊從安翻過一頁,繼續看書。
明輝堂,李氏又在抄經。
一旁是幫著研磨的幼子,楊知瑜。
十六七的年紀,正是貪玩,也就在李氏這兒能安分兩刻。
楊家三公子,容貌肖母。
李氏生了張華貴雍容的面龐,微微上揚的眼尾,總讓人覺得此人不好相處。
不過李氏禮佛多年,再加上她本人性情溫和平淡,兩相中和,倒是剛好。
而楊知瑜,一個被縱養出的富貴公子,楊家唯一的例外。
不好惹的外貌再加上不好惹的脾性。
闖過的禍事比他吃得鹽還多。
此刻卻意外嘟囔了一句“二嬸怎么這般說姜家。”
聲音很小。
李氏抄經的動作微頓,筆尖殘墨洇透下一頁。
她緩緩側頭,垂眸看向小兒子。
還不知自己已經暴露的楊知瑜偷摸憂愁了片刻,又繼續專心為李氏研磨。
另一邊,皇宮內。
下朝后的蕭懿則換了身常服往后宮方向去。
太后所住的長樂宮內。
姜太后才起沒多久,正準備用早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