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大房的院子,正中的匾額上寫著清風二字。
主屋廳堂的布置雅致有韻味,博古架、琉璃臺、左右兩邊各有一扇四面屏風,一側是梅蘭竹菊,一側是花鳥蟲魚。
上座的官帽椅上,坐著一位端莊嚴肅的美婦人。美婦人的眉心擰著,眼神中流出中些許的無奈,頭疼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她真是這么說的”她問稟報的婆子。
那婆子撇著嘴,“可不是。奴婢打聽得清清楚楚,五姑娘確實是說了那樣的話,學堂里都傳遍了,說五姑娘此舉怕是怕是要弄巧成拙。”
美婦人聞言,頭似乎更疼了。
“去把三夫人和五姑娘請來。”
那婆子得了令,急忙而去。
沒過多久,顧氏和姜姒到了。
顧氏一進來,不等美婦人張嘴,直接先發制人。“大嫂,今日這事真不怪玉哥兒。那福王世子當眾來了那么一出,難道要由著他去嗎我家玉哥兒有自知之明,萬不敢去想那福王府的富貴,更不會壞了名聲去給別人做妾”
這位美婦人,就是姜家長房的夫人謝氏。
謝氏出身望族,姜老夫人還在世時已經掌家。她是姜家的主母,一應考量自然都是為了整個姜家。
她之所以頭疼,確實正如顧氏所說,今日這事怪不到自家的姑娘,但傳出去卻未必是好聽的話。
當然她更擔心的是,姑娘家大了,心也大了,萬一是存了什么不該有的心思,弄巧成拙連累姜家所有的姑娘。
“小五,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回大伯娘的話,我沒想那么多,就想著世子爺那么對我,我若是什么都不做,他必會得寸進尺。我是姜家的姑娘,可不能在自家的學堂里讓外人給欺負了去”
謝氏還真沒想到是這個理由,再一看眼前的侄女兒雖然容貌嬌美,卻明顯還是一團孩子氣,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聽聽這話,竟然像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一個不讓著一個似的。
“那你也不能當眾嚷嚷,讓人看了笑話去,也讓世子爺下不了臺。”
“他好意思那么對我,我為何不能告他的狀。學堂里人人都巴結他,我早就看不慣他了。”姜姒半垂著眸,似是很不服氣,“再說祖父還夸我了。”
這下不止是謝氏,便是顧氏也來了精神。
二人齊齊看著她,顧氏先開口,“你祖父真夸你了”
她乖巧又認真地點頭,重重“嗯”了一聲,“祖父說小五不錯,娘,祖父這是在夸我吧”
“這當然是在夸你。”顧氏喜道,原本聽到女兒說起今日之事,還不上不下的心終于放下了。“你祖父最是明理之人,必是也覺得那福王世子行事不妥當。我們姜家的姑娘被人欺負了,豈有忍氣吞聲的道理,大嫂,你說是不是”
既然連公爹都沒說什么,謝氏還能說什么。
只是這事再是有理,說出去也不好聽。
“小五,下次再有這樣的事,你先告之家中長輩,可好”
姜姒順從地應下,“大伯娘,小五記住了。”
顧氏心疼女兒站了這么久,見事情已了,連忙示意女兒坐到自己身邊。
前些日子她聽到那些閑言碎語,還當女兒真的對那福王世子有什么心思。如今看來,完全是自己多心。
她愛憐地看著女兒,為自己之前的胡思亂想感到內疚。
妯娌之間見了面,少不得要說一些家常話。女人家的話題,無非是內宅的瑣事,以及各自的兒女。
當顧氏提起謝氏所出的嫡長女姜嬗時,謝氏的臉上終于有了笑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