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見得多了好歹在高門繡戶里,你一生不會為幾枚銅鈿發愁,丫鬟環伺,日子同在娘家不會相差無幾。”
“照姑母之意,士族里便無惡婆婆了”
蘇氏垂首笑嘆,“自然是有,但世家大族最好面子,明面上做不出骯臟穢事,暗里嘛只要你無出格把柄在她之手,她也奈何不了你。何況宅院深深,你與她也就晨昏定省時相見,平日你不要過得太清靜。”
這些話姑母年年都都有念叨,但往常蘇之瑾都是充耳不聞,可今日的字字句句卻淅淅瀝瀝地淋在她心上。
許是柳仲宜允諾會遣媒人來說親,她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不久的婚事里,雖然她與柳母簫氏交往不深,但既能教養出仲宜哥哥這樣端方君子,想是為人定不會如姑母所說那般兇殘。
況且就在間壁,真是如此苛責,她大可翻墻逃回娘家
“莫怕,無論嫁給何人,姑母都會幫襯你”
蘇氏見阿瑾面色奄奄,想是話說重了,忙將話頭轉到裙裾上,“這身還是素凈了些。聽聞這回御史夫人動用不少人脈,請去的均是未成婚兒郎,有初入仕的,也有世家少爺,皆才貌兼具,定有你心儀的。”
“姑母,我不喜太過明艷之色”
“那哪行我阿瑾正值豆蔻年華,就是要裝扮比花嬌才行,好讓那些狀元、榜眼、探花、名門公子,還有那小公爺都好好瞧瞧,這京城還有這等絕世佳人”
探花
蘇之瑾的眼睛倏亮,如月墜湖,清零透波,立馬倒戈,“姑母眼光向來毒辣,還請替阿瑾挑身鮮亮的。”
她的阿諛恰中蘇氏心懷,姑侄女倆靠膩在一塊,嘻嘻鬧鬧,似晴光和暖,春心漾動。
待綠蔭漸淡,蘇氏欲走,門頭卻傳來通稟,簫姨來了。
蘇之瑾的心口一跳,怕不是來提親
家中無主母,既有外客,只能由蘇氏出面相迎,但姑母不知實情反倒弄巧成拙,蘇之瑾只好道出實底。
蘇氏邁蓮花碎步往前庭快走,邊挑眉細聽,“這么說你與新晉探花郎早已暗生情愫這么大的事竟不告知姑母,真是脫皮的知了曬太陽翅膀硬了。”
她嗔怪剔了眼阿瑾,后者已是雙頰染紅,惶惶無措,便歇了責備,在廊下站定,“阿瑾,年少真心赤誠不假,但也最似流云消散。且不論他的真情真偽,就沖他母親上門提親納采不提前下拜帖,便是壞了規矩。”
“簫姨每回送瓜果,也是提籃就來了。”蘇之瑾見不得姑母誤會,心急火燎辯駁,“都是鄰里,想是簫姨沒慮那么多”
“我的乖乖,我看是你想少了。”
蘇氏眼皮子直翻她,“且去會會,是作妖拿喬還是愚鈍婦人,你姑母一看便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