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到當初大皇子千方百計想要迎娶容萱,就更能佐證了。
若是大皇子真的迎娶了容萱,然后挑起了立儲的風波,那該有多少文官支持?
想想都覺得恐怖!也就是說,這場立儲的風波一定是很久之前大皇子就開始處心積慮謀劃的。
了解了一下如今京里的情形之后,唐寧心里有些沉重,因為情勢不容樂觀。
不愧是大皇子一方處心積慮謀劃的,效果顯著十分成功。因為確實已經到了立儲的時機,大皇子一方的人率先出擊,立即就引導了風向。
而且事情還在進一步發酵,越來越多的官員上書皇帝建言立儲,而大皇子挾大婚的風頭獲得了最多的支持。
上書建言立儲的官員一半支持立大皇子為儲,一半只是純粹的建言立儲。而支持立二皇子為儲的近乎沒有,反正唐寧是沒有聽到過。
唐寧聽了之后不禁苦笑,他還覺得二皇子的贏面更大,只是現在看來這哥們未免也太不給力了吧?
不,不可能啊!唐寧可以確定,二皇子絕對比大皇子要有腦子的多,雖然大皇子占據了長子的名分,但是二皇子也絕對不至于被壓迫到如此境地。
如果真是這樣,那二皇子干脆息了爭儲的念頭,何苦跳出來和大皇子打擂臺呢?
除非,二皇子制止了自己派系的官員上書支持他立為皇儲。
這倒是有些意思了,大皇子挑起風波煽動官員立自己為皇儲,而二皇子卻游離場外冷眼旁觀。
是信心十足嗎?
不見得,因為誰也不敢說能猜透圣意。
唐寧越是思索,卻越覺得二皇子此舉真的很有意思。
就算二皇子發動自己的人支持自己,在這場立儲風波中他也仍然是處于下風的。
于是,二皇子便索性冷眼旁觀。
也許皇帝欣賞被如此多官員支持的大皇子,也許這反而觸犯了皇帝的逆鱗。
這是誰也說不準的,既然不能在爭立皇儲中爭過大皇子,那就在另一可能上做到最好。
細細想來,唐寧心中還真生出了一絲欽佩。因為在這樣一場引爆朝野,引爆京城的風波中,二皇子還保持著冷靜,而且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冷眼旁觀,這需要大勇氣。
無論是不是二皇子身邊的智囊給了二皇子建議,能作出這個決斷來,就殊為不易。
不過歸根到底,還是要看皇帝的心意,看皇帝心里對這突然爆發的立儲風波是何看法,看皇帝心里到底更屬意誰。
不過唐寧自己思索了一下之后發現自己似乎就沒什么可做的。難道要上書反對立大皇子為儲?
他這奏章遞上去也被淹沒在奏章的汪洋里,如今請立皇儲引爆朝野,奏章真的可以用汪洋來形容。
思索了一會兒的唐寧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真是傻了,他在這里猜來猜去干嘛,直接入宮去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