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唐寧著著實實打了個大勝仗,那這次的奏報就好擬的多了。這次奏報傳到京里,不用說,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全都會盯著唐寧的部分看。
邊鎮的戰事年年都有,有勝有負,每年邊軍都有不小的折損,這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反觀唐寧這次領兵奔赴邊關才是眾人最關注的事。
對于姚嶸帶著唐寧一起過來,汪大人倒也不感到奇怪,笑著遞給兩人各一份奏章,笑道:“我已經草擬了一份奏章,姚將軍,唐將軍請看看,還有沒有什么需要商議的。”
雖然知道姚嶸將他帶來就是讓他看看關于他的奏報是不是感到滿意,但是他卻看的十分仔細。
唐寧看著卻感到十分沉重,觸目驚心啊,這份奏報真的是沉甸甸的,上面寥寥數行字可能就代表著累累尸骨。
等看到關于他的奏報的時候,唐寧卻有些驚訝,因為這場勝利也只有寥寥數語。
“兩萬余蠻族大軍攻破饒山關,長驅直入,兵鋒直指西岳城,懷遠將軍、南山大營都指揮使兵分東西兩路馳援。”
“唐寧所部于西岳城以西十余里遇敵萬余騎,戮戰兩個時辰,擊退蠻軍,斬首四千余……”
奏章中并沒有大肆渲染此戰的勝利,只是平靜的陳述了此戰的經過和達到的戰果,這倒是有些出乎唐寧的意料。
唐寧看完之后并未出聲,因為這是汪大人所擬,他覺得汪大人如此做肯定有他的用意,畢竟他和汪大人的關系非比尋常。
唐寧沒有出聲,姚嶸不禁搖頭笑道:“好你個老汪啊,唐將軍在西岳城取得的大捷如此亮眼,你竟然就這樣寥寥數筆帶過,你也不怕容大人找你算賬?”
姚嶸也是浮沉宦海的老將,和汪大人搭檔也不少年月了,怎么會不知道汪大人和容府的關系?
唐寧連忙擺手道:“算不上大捷,算不上大捷,這樣就挺好。”
汪大人笑道:“確實算得上是大捷,不過,唐將軍此次增援邊鎮引得萬眾矚目,這樣的大捷即便只字不提也會被眾人所知。若是在奏章中寫的洋洋灑灑反倒是有烈火烹油之感。”
唐寧也是一點就透,明白汪大人的意思了,京里的人都盯著這份奏章看,都等著看他在邊鎮的表現。
而他在這場戰事中的表現卻十分亮眼,這已經讓人震驚了,若是在奏章中再大肆渲染這場大勝,未免就有夸耀張狂的意味。
已經被萬人矚目了,反倒是低調謙遜對他的形象更好。
唐寧抱拳笑道:“大人苦心,多謝指點。”
見到唐寧這么快就反應過來了,姚嶸也不禁暗暗點頭,笑道:“既然唐將軍也沒什么意見,那就這么著吧,六百里加急遞往京城,別讓皇帝和百官都等急了!”
說到后來的時候,姚嶸話里也頗多玩味,想必是京中人們的反應。
出了將軍府唐寧也不由長長的舒了口氣,這場戰事終于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漫長而難熬的嚴冬,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將他調回京城呢,說起來還真有些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