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覺
晴澄蜜葉很感謝椿的禮物,他小心翼翼地將蓋子合上,說明天他也會送椿禮物。
椿:“被劇透送禮物的話,我的期待感會減半。”
晴澄蜜葉一聽對方這么說,直接道歉,說自己不應該那樣表示。比起椿,他確實少了一些給別人準備禮物的驚喜感。
“蜜葉。”
“嗯。”
“你會帶著我送的禮物去你的大學所在的城市吧?”
“應該。畢竟這是椿送我的禮物,每次看到珍珠,我就會想到椿。”
椿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聲音和緩:“我也會保存好你送我的禮物。每次見到那些禮物,我也會想到蜜葉。”
在晴澄蜜葉和椿認識的十年里,他們曾經互相送給彼此很多禮物。只是,晴澄蜜葉覺得自己送出的那些禮物和椿的比起來,要遜色不少。
因為光是那些珍珠,貝殼的工藝品都很貴重。看著那些禮物,晴澄蜜葉認為對方的家里一定是經營珍珠,貝殼工藝相關產業。椿有時還會送他一些衣服,那些衣服的材質摸起來特別舒服,柔軟,穿上去幾乎感覺不到衣服的存在,而且還很合身。
合身……
是最不可思議的。
他和椿總會保持大概五六米的距離。他們從來沒有握過手,也沒有在一起并肩行走過。
每一次晴澄蜜葉和椿的見面都會在海邊,而且每一次他們都出現在各自待的位置。他在那塊石頭上坐著,而對方會在礁石后面待著。
除了送禮物的時候,一方會比之前見面的時間早來一會兒,把禮物放在對方會待的哪個位置,其他時間,他們都是以著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位置,固定的疏離感和對方交流。誰也沒有想要打破固定的社交方式,將距離拉近。
或許是因為他在椿的面前站起來過,對方也看過他的背影,所以椿知道他的大概身高和衣著尺寸。不過光是看,就送出合身的衣服,光是這一點就讓人佩服。
晴澄蜜葉并沒有送過椿關于衣服的禮物。因為他并不知道椿的身高。對方從來沒有在他面前站起來過,而且他也從來沒有看到過對方離去的背影。每次都是他先走,或者是椿從礁石的另一側走。
他送給椿的禮物風格并不統一。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送的禮物從好玩的玩具、面具、笛子、漫畫變成了最近幾年的游戲機、太陽眼鏡、鋼筆。
如果可以,晴澄蜜葉也想送椿更有價值的禮物。只是現在,他暫時沒有頭緒。明天他要是送對方禮物的話,他需要好好想一下禮物的類型。
“椿現在還是不喜歡手機嗎?”晴澄蜜葉靈光一現,突然就想到了椿除了見面的地點外,此時和自己再多聯系方式的情況。
在信息化時代,沒有手機是一件很不方便的事。特別是在社交媒體日益活躍的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手機登錄社交賬號,搜索他們感興趣的信息,并開啟網絡交友。
晴澄蜜葉沒有想要在網絡上交友的想法,但是他有社交賬號。無論是聊天的,還是其他的分享社交賬號,他都有。le主要是他和認識的朋友添加的社交方式。不過,他和椿沒有le的社交方式,因為椿沒有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