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晨曦點亮大地,五萬北武衛將士已經披甲列陣,一桿帥旗、十八桿軍營旗、三十二桿將旗,以及不計其數的旌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隨著一聲號響,五萬大軍齊聲大喝:“攻攻攻!”
聲浪驚天動地,仿佛要將對面的沂水城掀上天空。
蘇掛著兩個濃濃的黑眼圈墜在中軍之后,那是曹公公特意為他安排的位置,身邊的徐方也騎在馬上,不住地打著哈欠。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你不信我,我就自己開溜的原則,蘇昨晚原本已經收拾好細軟準備當一名光榮的逃兵,哪知道曹公公突然駕臨,拉著他的手長吁短嘆,不住地說他“孟浪”。
“混小子,你那些渾話雖然在理,卻不能說得這般直白,不然你義父還有那個老兵痞哪還拉得下臉來?來來來,聽公公好好教你!”
曹公公以為蘇太年輕,不懂政治和人心,苦口婆心地跟他講了很多魏國朝堂上的秘史和自己處事的感悟,情真意切,倒是讓蘇大為受益。
蘇知道這胖太監是因為沒有幫上忙,心中有愧,這才特地跑來安慰自己,感動之余也被他的“義氣”弄得哭笑不得。
其實蘇不是不懂政治,恰恰相反,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他對這一點非常清楚,訓練時他的《政治軍事學》從來都是滿分,甩了其他天之驕子好幾光年。
可是一來他記掛著宇宙中的那場大戰,心中著急,二來也是對徐銳的身份沒有什么代入感,這才會不顧楊渭元和劉異的臉面,當場把事情說破,最后不歡而散。
當然,同樣好心辦壞事的還有曹公公。
等一臉感動的蘇把曹公公送出營帳時早已經月上三竿,到處都是值夜、巡查的哨兵,再想逃跑已經沒機會了。
蘇只好備著衣物和干糧熬了一夜,天一亮就老老實實地混在中軍之后。
他打定主意,只要大軍一旦出現敗像,他就會帶著徐方立刻逃走,再也不管這群蠢貨的死活。
“少爺,昨日您為何不讓劉老將軍全力攻城?”
就在蘇偷偷埋怨曹公公的時候,徐方突然問了他一個問題。
蘇瞟了他一眼,說道:“兵法云,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這話的意思是取勝的軍隊總是先立于不敗之地,再求決戰,敗軍則是先與敵交戰,再尋勝利之機,善用兵者,能運用一切資源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從大局來看,敵人的目標是以涇陽省為誘餌,吃掉鉆進陷阱里的三十萬大軍,而我軍已入甕中卻不自知。
所以,南朝誘敵深入,立于不敗之地,乃是勝軍,我軍落入圈套,盲目交戰,乃是敗軍,主動權已經掌握在敵人的手里。
但具體到這一場仗,在三十萬大軍中,我軍只是偏師,又因暴雨延誤了十五日,沒能按時抵達預定地點,也就沒有完全鉆進包圍圈,主動權仍舊掌握在我軍手上。
為求最大戰果,我料定南朝一定會先集中主力消滅其他幾路大軍,現階段用來對付我軍的兵力必然有限。
那么南朝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又要如何掌握沂水戰場的主動權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先把我軍拖垮,然后伺機偷襲!”
“偷襲?”
“對,就是偷襲。”
蘇點了點頭說:“我軍延誤了十五日,為追上其他幾路大軍的進度,必然會全力攻城。
我若是敵軍主帥,一定會抓住這一點,等到敵人攻城疲憊之時再伺機偷襲。
冷兵器戰場……呃,戰場之上士氣十分重要,只要趁我軍疲憊時偷襲,一舉擊潰我軍軍陣,士氣一泄,五萬人就會瞬間變成五萬只待宰的羔羊,那時候還不是任人宰割?”
說著,蘇想起當年學過的一場經典戰例,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攻打東晉,士氣大泄之后竟被幾千人馬殺得丟盔棄甲,成為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