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之人聽說此弩的制作工藝竟然這般復雜,每支手弩的制造和使用成本竟高達百兩,頓時大為驚訝,再了解到它的有效射程僅有二十米,更是有些失望。
不過即使所有人都失望,肖進武卻沒有,他將青鸞弩收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沉聲問道:“此弩原本是你為防身所制,是否是受限于尺寸太小,才會降低了射程和威力?”
徐銳點了點頭,按照他的想法,青鸞主要為求自保,更加注重出其不意,威力反而只是其次,如果不計成本,完全可以在材料和尺寸上下功夫,制造出射程超過一百步的大型連射弩。
雖然威力和射程還是不如弓箭,但在一百步之內,這種連射弩甚至可以當弱化版的半自動步槍使用。
如果繼續加大投入,開發出光學瞄準鏡,甚至還能制造出更大,射程更遠,射擊精度更高的單發弩,專門用于狙擊任務。
徐銳把自己的設想換成了眾人聽得懂的語言說了一遍,在場之人又是一陣錯愕,沒想到小小一個手弩竟然還能衍生出如此眾多的版本。
要是真能像徐銳所說,不,只要如他說得一半好,那么這個世界的戰爭方式或許將被徹底改變。
設想一下,三百米開外能射穿輕甲,一百米內能射穿重甲的所謂狙擊弩,只要這東西一旦出現,以重甲聞名天下的黑旗軍還有什么優勢可言?
肖進武甚至懷疑,徐銳設計此弩的初衷便是沖著黑旗軍去的。
涇陽一戰,不少對徐銳十分重要的人都沒能活下來,雖然平時沒怎么表現,但看得出來,他對南朝大軍,特別是那支恐怖的黑旗軍充滿了恨意。
“大型連射弩和狙擊弩的成本有多高?”
肖進武死死盯著徐銳的眼睛,沉聲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徐銳扒著手指頭算了算,說了實話:“不算配件更換的話,大型連射弩大概需要二百兩,狙擊弩六百兩。”
“嘶……”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成本如此之高,別說裝備全軍,就算只是裝備一支主力都是天文數字。
然而肖進武卻沒有絲毫動容,他仿佛早有預料,平靜地點了點頭道:“一年之內,兵部要五千具大型連射弩,一千具狙擊弩,單價便按你說的這個數!”
“什么?!”
這次不僅是在場眾人,便是連徐銳也楞在原地。
五千具大型連射弩,一千具狙擊弩,加起來便是一百六十萬兩!!
大魏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七八千萬兩而已,單是這一筆就占了國家財政的2%以上!
根據市場規律,商品一旦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成本自然會大幅下降,而且若是能解決手工制作的問題,成本還會呈斷崖式下跌,省出來的這些錢可都是凈利潤啊!
徐銳粗略一算,若是花些心思,他有把握至少將兩種武器的成本壓縮到原先的一半,這樣一來,單就這一筆買賣,他便一年可賺八十萬兩!
乖乖,賣軍火可比賣壯陽藥有前途多了!
徐銳瞪圓了雙目,心中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