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聲,宏威皇帝失魂落魄地坐回椅子上。
徐銳說的都是他聞所未聞的東西,甚至與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格格不入,可出于一個帝王的直覺,以及長久以來的御下之道,他可以肯定徐銳所說至少九成不假。
只是越是這樣,他便越是絕望。
徐銳出現之前,他從未奢望過那不切實際的長生之道,正是這個處處與眾不同的“仙家弟子”讓他有了對長生的渴望,沒想到最后又是這個少年親手掐滅了長生的希望。
徐銳嘆了口氣:“陛下,生命的長度雖然有限,可寬度無限,神龜雖壽卻碌碌無為,與之相比,隨便一個人的人生都比它精彩許多。
是故生命的意義從來不在于能活多長,而在于能做多少事。
圣上胸懷天下,韜略冠絕古今,若能使天下歸一,百姓安居樂業,便是千古以來最精彩絕倫的人生,又何必對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耿耿于懷?”
宏威皇帝面無表情地望著桌上的茶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徐銳也不管他究竟聽沒聽見自己的話,繼續說道:“臣聽聞陛下愛讀前朝開國皇帝朱震所著的《三國演義》,而且尤其喜歡三顧茅廬的橋段。
昔年諸葛孔明未出茅廬便知天下大勢,并以著名的‘隆中對’向劉備提出三足鼎立的超前設想,這才有了后來的三國。
臣雖不才,今日卻想斗膽向陛下說一說自己的隆中對,就看圣上敢不敢用臣!”
此言一出,宏威皇帝豁然朝徐銳看來,雙目之中瞬間恢復了犀利的鋒芒,似乎只是一剎那便徹底走出了絕望的陰影。
“你以為朕和那些昏庸無道的庸才一般,嫉賢妒能,小富即安?若沒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朕何必劍指天下?”
說著,宏威皇帝笑了起來:“徐銳啊徐銳,你沒有野心是真,可這幾個月來你一直當個縮頭烏龜僅僅是因為沒有野心么?你是害怕!怕朕當那陣吹倒林中秀木的大風!
你小看了朕,朕雖不敢自稱古往今來第一圣君,但至少用你這小子還沒什么不敢,你不就是想告訴朕,不愿當奴才么?朕今天就告訴你,朕也從沒把你看輕過!”
宏威皇帝朗聲說到。
徐銳渾身一震,深深朝宏威皇帝下拜。
“臣曲解了圣上,還請圣上恕罪。”
宏威皇帝冷哼一聲:“得了吧,你心里既無悔意,又何必惺惺作態?說你的意見,別在朕面前演戲。”
徐銳點了點頭道:“當今天下兩雄多強,要說復雜,的確比之三國復雜許多,但要說簡單,卻也難不到哪去,無非便是南北兩朝爭雄而已。
就像上次同圣上說過的,我北朝無論面積、人口還是經濟都是南朝一倍有余,唯獨武力方面比南朝稍差。
南北兩朝一旦進行滅國之戰定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到那個時候,周圍那些原本恭順的小國便會如群狼一般群起攻之,取代南北兩朝的地位。
常勝將軍并不是能打贏所有戰爭,而是不去打大概率會輸的戰爭。
武陵王正因如此,才一直對我朝采取蠶食政策,今日消滅幾萬人,明日占領幾座城池,積少成多,幾十年之后強弱之勢必然易位,那時才是他一統天下的時候。”
“這些道理你上次便對朕說過,朕也深以為然,現在朕想知道的是,你有什么辦法破解武陵王的蠶食之計?”
談起國事,宏威皇帝瞬間變回了那個冷靜的帝王。
徐銳說道:“在臣看來,大國之爭的本質乃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所謂綜合國力便是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和科技,這六點相輔相成,運用得好,每一點都是破敵的利劍。”
宏威皇帝眉頭一皺:“前面五點朕都能理解,唯獨不解科技是何物?”
徐銳笑道:“陛下忘了,臣方才說過天雷和天寶閣中的寶物都是臣所造的了?能造出這些東西的理論和技術便是科技!”
宏威皇帝微微一驚:“你是說天雷也能像刀劍一般大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