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銳將奏疏遞還給劉浩飛,問道:“大人覺得如何?”
劉浩飛道:“本官已經派人去查實,暫時還沒有結果,不過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即便有夸大之處也不會太多,可若說是遼王滅了唐久光的口斷不會留下這么重要的線索……”
他這話沒有說明白,但徐銳卻是聽得清楚,無論這封奏疏是唐久光親筆所寫,還是后來偽造,既然出現指向性如此之強的線索,便說明動手之人絕不可能是遼王,反而很有可能是遼王的對頭。
滿朝文武無人不知,遼王的對頭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子!
但徐銳腦子里還有另一個大膽的想法,那便是若遼王和太子都出了事,其他人就有機會成為既得利益者,比如……裕王!
正想著,刑部小吏匆匆來報,說是已將幸存的丫鬟帶到了廂房候審。
這一日徐銳東奔西跑,馬不停蹄,一直沒有時間問訊這場慘案的唯一一個見證人,為了節約時間,劉浩飛便下令將她帶到唐府,方便徐銳隨時詢問。
現在人已帶到,劉浩飛便看向徐銳,征詢他的意思。
徐銳搖了搖頭道:“先緩緩,我總覺得這間書房有些問題,讓我先想想。”
劉浩飛也是斷案的高手,知道思考時最忌諱被打斷思路,便朝那小吏揮揮手,讓他先出去待命。
徐銳沒有理會兩人的動作,皺著眉頭在屋里饒了好幾圈,心里那絲隱隱不對勁的感覺越發強烈。
“徐大人覺得書房有何不妥?”
劉浩飛見他這幅表情,實在經不住好奇,便問了一句。
此時,徐銳的目光剛好落在唐久光的書架上,見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而且擦拭得一塵不染,不禁微微一愣。
“我知道了!”
徐銳驚呼一聲。
劉浩飛精神一震,問道:“你知道了什么?”
徐銳道:“我記得卷宗上曾說過沒有找到唐久光和太子往來的證據,對嗎?”
劉浩飛疑惑地點了點頭:“都搜遍了,的確沒有任何發現。”
徐銳冷笑道:“這就對了!”
劉浩飛更加糊涂,問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徐銳掃視了書房一眼,冷哼道:“劉大人,你不覺得這間書房太干凈了一點嗎?”
“干凈?”
劉浩飛狐疑地掃視一周,眼下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書房里只點著一支小小的蠟燭,大半個書房都藏在陰影里,隨著搖曳的燭火微微跳動。
劉浩飛心中有些異樣,高聲喊道:“來人啊,掌燈!”
然而他這一聲呼和卻好似石沉大海,根本沒人答應。
劉浩飛眉頭一皺,一個箭步跨到門口,用力推開了書房的大門,可書房外的走廊上卻空無一人。
別說原本該在門口候命的刑部小吏和差役都沒了蹤影,就連應該在回廊站崗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也全都不見了。
“這是怎么回事?!”
劉浩飛瞳孔一縮。
徐銳也意識到有些不對,沖到書房門口,正要說話。
但就在這時,回廊上突然響起了一個沉重的腳步,二人站在書房門口豁然回頭,頓時瞳孔一縮。
因為發出腳步聲的地方竟然空無一人,不僅如此,空曠的回廊上還響起了一聲冷笑,好似一個女人正不屑地嘲笑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