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好的地方,你為何不來這里做生意?”
徐銳又問。
葉十道:“哪里是不想,之前也嘗試過許多次,一來我朝與南朝敵對,除了走私,沒有通商的可能,去西梁販馬吧,又被朝廷明令禁止,而其他的東西實在沒有什么賺頭。
二來此地乃是大漢古都,不少前朝遺族都扎根在此,勢力十分龐大,外來之人想要分一杯羹,實在難上加難。
不瞞您說,別說生意場上的事,就算是官場也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遼王殿下曾經幾次想要染指西川,都被那些豪族頂了回來,就是他老人家都一籌莫展吶。”
徐銳點了點頭,問道:“若是我說想在這里扎下根來,大把大把地撈銀子,你信嗎?”
葉十猶豫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若換個人,在下便當做一句笑談了,不過您徐大人不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嗎?若對您沒有信心,我又何必千里迢迢地跑到這里來?”
“滑頭……”
徐銳壞笑一聲,展開一張地圖,指著西川說道:“你看,西川就像你說得那樣,是三國的交界之地,四通八達,又有險可守,簡直是塊風水寶地,若是能在這里建立一個貿易基地,直接和西梁、南朝做生意,那還不賺翻了天?”
葉十點頭道:“賺頭當然不小,可方才在下說的那兩個問題才是攔路虎,若是不解決,恐怕很難實現。”
徐銳笑道:“你知道朝廷為何不許你們從西梁販馬嗎?”
“不知。”
葉十搖了搖頭。
徐銳又問:“你們把什么東西賣到西梁去換人家的馬?”
葉十道:“西梁土地貧瘠,人口稀少,資源也相對貧乏,當然是糧食和煤鐵在那里最為值錢。”
徐銳點頭道:“這就對了,西梁是南朝的屬國,也是南朝的養馬之地,你們把糧食和煤鐵這樣的戰略資源賣到西梁去,解決了他們產業短板,時間一長他們便會慢慢富強起來,朝廷哪有不禁之理?
而我就不一樣了,紡紗、牙膏、牙刷、肥皂、紙張,可樂、葡萄酒、火柴、打火機、珠寶首飾,還有鏡子,這些都是工業制成品。
我將這些東西賣給西梁,然后從西梁買回重要的馬匹和其他原材料。
這樣不僅不會解決西梁的產業短板,甚至會形成以高價的工業制成品換取低價原材料,再高價賣給他們的剪刀差。
時間一長,他們不但會愈加貧困,而且由于產業鏈的畸形發展,還會對我們越來越依賴。
除此之外,西梁每年出產的戰馬就那么多,都用來和我們做生意,賣給南朝的自然就少,這邊等于在賺錢的同時,還削弱了西梁和南朝,朝廷不但不會禁制,甚至還會鼓勵。”
徐銳說的其實就是工業革命之后,西方列強對世界殖民統治的基本手段。
殖民者通過技術和經濟優勢,從被殖民者身上吸血,養肥了自己的同時,還讓殖民地對自己產生了依賴,再也無法脫身。
“還能這樣?!”
什么“產業鏈”,什么“剪刀差”,葉十聽得一頭霧水,卻明白了徐銳的大致意思,他做夢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做生意還能和國政聯系在一起。
“當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