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爭執不下,已經吵了好幾輪,場面險些失控。”
“洪大都督呢,他有什么意見?”
宏威皇帝又問。
汪順搖了搖頭:“洪大都督雖然現身,卻是一言不發,沒有表態。”
宏威皇帝眼珠一轉,搖了搖頭:“肖進武和劉異的折子呈上來了嗎?”
汪順點頭道:“兩位大帥的折子都到了,劉帥極力請求出兵南朝,但肖帥反對,認為應當靜觀其變。”
“不出所料……”
宏威皇帝淡淡道:“就連朕都拿不定主意,他們又能議出個什么結果?”
他搖了搖頭,重新在蒲團上坐了下來,問道:“徐銳呢,他肯定已經知道此事,有沒有給朕上折子?”
汪順沒想到宏威皇帝會突然問到徐銳,稍稍愣了愣才道:“徐大人以數百殘兵大破西川二十萬大軍,之后便馬不停蹄地向新長安進發,全面平定西川指日可待。
不過奴婢沒有聽說他上過折子,何況西川距離京城太遠,就算上了折子,恐怕也得再等上幾日才到得了。”
提起徐銳大破崔家大軍之事,宏威皇帝臉上總算露出了一抹笑容。
“是啊,這小子倒是善于制造驚喜,西川的土雞瓦狗雖然不足為慮,不過能如此迅速地以數百人大破二十萬大軍,除了他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吧?”
汪順道:“圣上慧眼識珠,于微末之中拔擢良將,有了此子,何愁天下不平?”
宏威皇帝搖了搖頭:“哪有那么簡單,如今這小子也學會了圓滑……”
“圓滑?”
汪順疑惑地望向宏威皇帝。
宏威皇帝笑道:“西川大軍戰敗之后,整個西川其實已經是朕的囊中之物,他自然清楚朕現在最苦惱的是什么事,可他卻沒有向朕上折子,而是繼續朝新長安進發,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恕奴婢愚鈍,不知徐大人向新長安進發乃是表明了何種態度?”
汪順不解地問。
宏威皇帝道:“武陵親軍殘部圍攻冬欄堡,便代表徐銳先一步平定西川,阻斷武陵親軍后路的戰略計劃已經失敗,這個時候他若主戰,便會立刻回師,要么救援冬欄堡,要么直接殺入南朝國境,用實際行動幫朕下決心。
可是他卻仍舊不疾不徐地往新長安走,便說明他其實并不看好出兵南朝的結局,但是又擔心朕經不住一統天下的誘惑,就算上書也會碰個釘子。
所以他干脆繼續在西川周旋,提醒朕應當迅速穩定內政,以免武陵小兒借我軍放松警惕之機,放著南朝的紛亂不管,突襲我朝空虛的東南戰線。
可笑的是,他明明就是這份心思,但這些都是朕自己猜出來的,他可一句話都沒有說,無論最后結果如何,誰都找不了他的麻煩,你說這小子圓不圓滑?”
“武陵王敢在這個時候突襲我國?”
汪順難以置信道。
宏威皇帝沉聲道:“武陵小兒行事向來出人意料,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只不過這一次南朝動靜太大,朕不相信他敢真的放著隆祐那個小皇帝不管。”
“陛下已經有決斷了?”
汪順皺眉問到。
宏威皇帝卻搖了搖頭:“雖說被徐銳那小子小看了,可不得不承認,一統天下對朕的誘惑實在太大,讓朕再想想,再想想吧……”
說著,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帝王像上,而這座宏偉的真武大殿卻依舊入一頭沉默的巨獸,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