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殿上,文武百官分立左右,氣氛熱烈而微妙。
離開正陽門后,凱旋大軍在兵部的安排下各自歸營,而文武百官則直接上了真武大殿。
此次大南北大捷乃是近年來少有勝仗,宏威皇帝安排的凱旋禮遇更是空前,尤其是徐銳上龍攆一事更是令百官撓頭,這明顯是宏偉皇帝在釋放信號,可究竟是什么信號,大家一時還拿不準。
因此,上殿時一眾武官無不神彩飛揚,可文官卻都面露憂色。
吏部尚書湯懷信故意慢人半步,等到戶部上書杜若走到面前便小聲問道:“喂,今日之事首輔大人如何決斷?”
杜若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恩師恐怕也沒想到圣上竟會如此恩遇武將,我仕林集團好不容易才將武官踩在腳下,這一番怕是又要生起波折。”
湯懷信道:“此番大戰雖是大勝,卻是慘勝,難道是圣上對我等有所不滿,才會將武將們捧得如此之高?”
杜若搖了搖頭:“應該還不至于,我等近來為了讓太子充分施展,一直安分得很,不知圣上這次是將矛頭對準了誰。”
湯懷信松了口氣:“只要不是對準我等便好,咱們大可以坐山觀虎斗。”
杜若嘆了口氣道:“恐怕不易啊,你沒瞧見圣上對徐銳的禮遇么,此人之后必是軍中首腦,他才十八歲啊,有他在,咱們今后恐怕掣肘頗多,辦起事來便不像現在這么方便了。”
湯懷信冷笑道:“不必擔心,今日徐銳樹大招風,未必討得了好,聽說那邊早就為他安排了節目。”
“哦?”
杜若朝站在宏威皇帝身邊的太子瞟了一眼,低聲問道:“消息可確實么?”
湯懷信點了點頭:“絕對是真的,咱們用不用加把火?”
杜若沉吟片刻,冷笑道:“火當然是要加的,不過得加在關鍵時刻,先和咱們的人打好招呼,一會兒看我的眼色行事。”
湯懷信點了點頭,不再說話,緩緩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百官就位,汪順又拿出一道圣旨開始宣讀,比起正陽門前的那道圣旨,這一道自然要正式許多。
圣旨先是告慰了大魏皇朝的列祖列宗,然后對此戰勝利的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最后便是對主要將官的封賞。
出人意料的是,在正陽門外對中下級軍官封賞時,宏威皇帝毫不吝嗇,連升三四級的大有人在,可是輪到這里,封賞的力度卻差了很多。
肖進武和劉異本就身居高位,兩人在職位上都沒能更近一步,肖進武得了征武侯的爵位,劉異則繼承了楊渭元的靖武侯。
侯爵基本就算是武勛的最高一等,二人雖然只是多了個頭銜,但是地位卻大不相同,也算是功成名就。
如果說兩位大帥的封賞還算過得去,那么對京師十二衛諸指揮使,以及各路將軍的封賞便令人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