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反過來說,若是從一開始便沒有被他營造出來的種種假象所迷惑,那他最厲害的連環計非但不會起作用,甚至都無法施展。
這一次咱們先一步洞悉了他的計策,在戰略上已經取得了主動,但不管怎么說,接下來都會是一場苦戰,如何將優勢轉化成勝勢才是關鍵,就看誰的實力更強了。”
宏威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意識到戰略意圖已被發現的南朝大軍迅速行動起來,盧東卿率領十二萬武陵親軍,鐘慶淵率領七萬先鋒軍開始向外圍的西北軍包圍圈發動猛攻。
此時徐銳已經完成對戰場的布局,將整條戰線拉成一百公里寬,已然超過了冷兵器時代決戰的極限。
憑借電報和熱氣球斥候帶來的信息優勢,西北軍在人數處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提前部署,挖掘戰壕,拉起大量鐵絲網,在武陵親軍的必經之路上建立起能夠實現火力覆蓋的層層防御陣地。
另外一邊,由于鐘慶淵提前被發現,被迫投入戰斗,他的大軍沒能如計劃那般在被西北軍發現前走出崎嶇的地理環境,實現對西北軍的偷襲。
西北軍立刻抓住這一點,在鐘慶淵部前出的山口埋下了十公里長的地雷區,在缺乏時間和排雷設備的情況下,鐘慶淵不得不下令大軍向西北繞道,憑空多出了兩日的路程。
也就是說,至少兩日之內鐘慶淵無法配合盧東卿對西北軍發動南北呼應的高壓攻勢,武陵王企圖以雷霆之勢逼迫徐銳放棄圍殲南朝西路大軍的補救戰略被又一次粉碎。
與此同時,西北軍在包圍圈外設立了嚴密的監控網絡,除了有密集的巡查隊嚴抓傳遞消息的信使,還派出了大量裝備狙擊步槍的暗哨攔截飛鴿傳書,嚴密封鎖消息。
此舉又一次大獲成功,被包圍的三十萬南朝西路大軍始終不知道武陵王的主力大軍已經近在咫尺,軍心士氣跌入谷底。
十一月二十日凌晨,包圍南朝南路大軍的西北軍開始對包圍圈中的敵人發動總攻,張佐烽部和曹思源部一左一右對南朝大軍展開攻勢。
南朝大軍節節敗退,包圍圈越收越緊,無奈之下,南朝大軍只得以火炮守住交通要道,延緩被進攻的時間。
此舉雖然的確延緩了西北軍進攻的腳步,但卻好像留下了一道道持續流血的傷口,讓本就已經受傷的南朝西路大軍越來越脆弱。
到二十日傍晚,張佐烽部已經向前推進了十五公里,大軍停下腳步,改以火炮持續壓制敵軍,主力則偷偷撤出攻擊陣地,圍殲南朝西路大軍的主攻方向變成了曹思源部。
三十里外,西北軍新編第三旅,以及五萬多仆從軍正憑借陣地防御與盧東卿的十二萬武陵親軍激戰。
受限于西北軍強大的火力和縱橫交錯的塹壕,武陵親軍推進速度極為緩慢。
但雙方的戰力存在較大差距,加上武陵親軍算是南朝中配備熱武器比例最高的軍隊,火力方面并沒有遜色太多。
為了阻擋武陵親軍的腳步,西北軍付出了極大傷亡的代價。
戰斗進行到二十一日清晨,武陵親軍連破西北軍六道防線,西北軍損失超過兩萬,尤其是剛剛組建不久的兩萬仆從軍已經瀕臨崩潰。
就在此時,從主攻戰場上撤下來的張佐烽部及時趕到,繞過原有防線,對武陵親軍發動突襲。
這次突襲十分突然,而且張佐烽手上全是天啟軍的主力,戰斗力比新編第三旅,以及那五萬成軍不久的仆從軍強上太多。
武陵親軍已經打了一天一夜,人困馬乏,剛好在最脆弱的時候遭遇突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原本十分順利的攻勢為之一緩,陷入了防御之中。
張佐烽卻乘勝追擊,充分發揮自身的火力優勢,對武陵親軍的防線造成沖擊。
至此,赤水河谷會戰全面打響,一場百萬人參戰的準熱武器戰役第一次在這個世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