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無奈的嘆了口氣,緩緩搖頭,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之中。
帳里早就有人等了。
簡嶠見他回來,立刻上前詢問,“高先生,如何”
高洵之聽到有人說話,神情微愣,抬起頭來,看見是簡嶠,他這才和緩了面龐“是簡將軍啊,大王說,那人向他提議,認祖歸宗,并給屈將軍追封,表明他一心向中原的決心,用以收買中原百姓。”
簡嶠“”
行,這人死得不冤。
對于一般的異姓王,這么做沒問題,畢竟這是個胡人多次入侵中原的時代,中原人恨死胡人了,可他們的大王,屈云滅,本身就是中原人和異族的混血,此人的建議就是委婉的告訴屈云滅,舍棄掉自己的另一半血統,以后只以中原人自居。
要僅僅是這樣也罷了,他們大王的母族,跟著大王南征北戰,忠心耿耿,殺胡人的時候,一點都不比中原人差,舍棄血統,就等于也把這群人舍棄掉。
大王是絕對不會這么干的。
得知里面是這樣的理由,簡嶠松了口氣,他也認為這人該殺,高洵之看他一眼,心情更加沉重。
他是文人,他跟這些大老粗不一樣,他能看到,大王殺了這個人以后,會招來什么樣的后果。
此事一旦傳出,怕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士人投靠大王了。
所以,他得先下手為強。
高洵之沉聲道“大王身邊的幕僚還是太少了,簡將軍,我剛剛同大王商議過,把你派回雁門關,回去之后,你便替大王物色可用的人才,不論出身,不論過往,只要有真才實學,咱們都要。”
簡嶠“”
是不是有點饑不擇食了。
不論出身還好,不論過往,難不成對方以前干過強盜,咱們也要嗎。
高洵之今年五十多歲,是屈云滅父親的好友,多年來盡心盡力的幫助鎮北軍,他在鎮北軍中的威望極高,簡嶠雖然心里嘀咕,卻還是好好的答應了下來。
而就在他準備出去辦這件事的時候,高洵之又把他叫住,非常嚴肅的叮囑他。
“雖說不論出身和過往,但大王的喜好,咱們還是需要顧忌一番。”
簡嶠恍然大悟,連連點頭,沒錯,他們大王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如果招個讓大王討厭的人回來,怕是沒幾天,就會人頭落地了。
他立刻站直,嚴陣以待“高先生,請賜教。”
高洵之“這一,大王不喜敏感的人,縱使不是凜凜男兒,也絕不能像個姑娘一般嬌滴滴的;二,一定要身強體健,大王愛出征,沒個好身體怎么行,況且大王最看不慣的就是那些弱柳扶風、三步一咳的短命人;三,大王脾氣已經不好了,請來的幕僚,自然要脾性溫和,你也知道,大王吃軟不吃硬,來個硬脾氣的,他肯定要拔刀相見;四,大王痛恨斤斤計較、眼里只有黃白之物的人,你切記,不要招這樣的人回來;五,如今清風教和佛道兩教盛行,渡人者少,拿錢者多,那種張口閉口神神怪怪的,不要請;六”
簡嶠“高先生,怎么還有啊”
高洵之默了默,說道“最后一條了,六,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貌丑貌平都無妨,千萬不要貌美,大王格外厭惡這樣的男子,你若請了這樣的人回來,連咱們兩個都要跟著受罰。”
簡嶠忍不住往王帳那邊看了一眼,想到大王平日的作風,他默默點頭。
等他走了以后,高洵之負手思索。
雖然條件多了些,但仔細想來,并不苛刻,多數人都是一條也沾不上的,要真有全沾的
哈,真是無稽之談,根本不可能有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