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教給你先報喜再報憂的
剛高興沒多久,高洵之又愁了起來,他想了一晚上,應該怎么樣讓屈云滅接受蕭融,結果他也沒什么好辦法,最后走的還是簡嶠的老路。
先報喜,再報憂。
他沒提蕭融身上那六條,而是去了主帳,把此次大勝的功臣,是蕭融的事情說了。
天剛亮不久,屈云滅每日清晨,都要熬煉筋骨,揮著長刀,把木樁砍爛兩個,才去做別的事,高洵之也習慣了,他砍那木樁,不耽誤高洵之說自己的事。
等他說完,屈云滅狠狠的往前一砍,本來就傷痕斑駁的木樁,直接應聲而裂。
然后,他站直了身體,長刀的刀尖點地,他轉過身,同樣的春日之下,蕭融要圍爐煮茶才覺得暖和,而屈云滅只著一層單衣,胸口還微微敞開著,汗水從他脖頸往下流,流淌過蜜色的胸膛,最后被衣服吸收殆盡。
雖說高洵之看著他長大的,可即使是他,在屈云滅面前也習慣性的想要避其鋒芒。
他默默站著,離屈云滅有一丈遠。
屈云滅則呼吸了一個回合,然后才不緊不慢的嗤笑一聲“先生是這樣認為的”
高洵之愣住“大王覺得有不妥之處”
屈云滅“占卜一番,便能知曉天下大事,那這天下,怎么沒歸了這個蕭融,依我看,說不得,他也參與在其中,這或許是個連環計,或許,是他臨時反悔,做了叛徒的叛徒,若他沒有反悔,彼時我鎮北軍,就成了翁中的鱉、籠中的鳥,插翅也難飛了。如此兩面三刀之人,先生也要用嗎”
高洵之“”
就是因為你沒有證據便冤枉好人,咱們這里才一個得用的文人都沒有的好不好
正常人誰會這么想啊鮮卑人死了三萬,傷無數,益州那邊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蕭融他籍籍無名,怎么可能獨自策劃這么大的事,更何況,鮮卑人是傻嗎前仆后繼的送命,就為了讓一個中原人打進鎮北軍內部
但屈云滅就這樣,對于他不信任的人,再多懷疑都不嫌多。
高洵之默了又默,才說道“大王言之有理,但這終歸是大王的一番猜測,若蕭融真的有此等本事,又對我軍示好,貿然將他趕走,將來他為他人所用,不就得不償失了嗎。依我看,不如先留下他,多多觀察,若有問題,屆時再拿下不遲。”
屈云滅看他一眼,認同了這個方案“可。”
高洵之一喜,然后便聽屈云滅問“蕭融現在何處”
高洵之不明白他問這個干什么,但還是回答了“簡將軍去接他了,應當會接他回雁門郡,安置在王宮附近。”
屈云滅“好,此地事務,都交由先生處理,本王這就回去,看看這人究竟有何神異之處,若他是個騙子”
屈云滅一招手,旁邊的衛兵就把馬牽過來了,屈云滅利落的翻身上馬,然后對著底下的高洵之,淡然一笑。
“那本王就帶著他的頭回來,給先生添個下酒菜。”
高洵之“”
一眨眼的功夫,屈云滅已經策馬離開了,高洵之呆滯的看著他越來越遠,最后只能絕望的閉上眼。
如今唯有盼著,大王到的時候天已黑了。
燈光昏暗,看不清模樣,如此一來,至少還能去掉兩條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