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兵本以為很快蕭融就會被趕出來,誰知,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過去了
等到蕭融從里面出來的時候,門外的幾個衛兵,通通對他行注目禮。
蕭融“”
能擔任鎮北王的貼身衛兵,自然都是他信任的人,也是鎮北軍中資歷高的老人,年歲不一定大,但肯定從他們爹娘那一輩起,就是跟著屈家混的。
等蕭融走了,衛兵們把這事告訴了自己的上官,也就是衛兵統領,莊維之。
莊維之聽說了,比他們更吃驚,因為他跟著屈云滅時間更長,更知道,他們大王對獻計獻策一事,有多么的不耐煩。
哪怕高丞相在,也不能把大王按在一個地方,讓他聽上兩個時辰的天書。
這就是他們不了解了。
蕭融講的是天書嗎那分明是深得他心的好計謀啊
連蕭融最初說的,這些是為了給他入秋打鮮卑做準備,他都給忘了,蕭融拜別之后,他就去找紙筆,寫了一封簡信,讓人送到張掖去。
莊維之看著他寫完,而屈云滅本已經放下了筆,卻突然問他“原百福送來軍報了嗎”
莊維之搖頭“未曾,大王可要下發軍令”
屈云滅猶豫一會兒,從張掖把人捆來,和從益州把人捆來,雖說腳程差不了太遠,可這地勢,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不過,左右都是別人的活,又不是他去捆,他怕什么麻煩呢,這么一想,屈云滅立刻低頭,剛想再寫一封信,可看著這些文字他就頭疼,干脆,他對莊維之說“叫人通知原百福,益州那邊,降者不殺,把所有投降的俘虜,都帶回雁門郡來。”
莊維之一愣“包括那些土族和庶族”
屈云滅剛要點頭,但他后知后覺的想起來,蕭融沒提庶族的事。
他瞇了瞇眼,覺得自己懂了。
肯定是因為蕭融出身世家,對于這些勉強算是同僚的庶族有惻隱之心,不愿讓他們做苦力。
哼,憑什么,土族和農夫都做得,你庶族,為何做不得
帶著這樣的想法,屈云滅冷笑一聲“自然,難不成你想為他們求情”
莊維之“”
他就問了一句而已。
*
另一邊,蕭融回到自己的住所,第一件事,也是讓阿樹拿紙筆來。
此事過于重要,只用腦子記,他怕自己記不住。
每回蕭融要紙筆,那都是很重要的大事,阿樹不敢耽誤,趕緊把東西拿了過來。
然后,他就看著蕭融一邊寫,一邊小聲的念。
“氣量時大時小,性情陰晴不定。”
“只聽自己感興趣的事,說到不感興趣的,便敷衍了事。”
“痛恨異族,鄙視士人,對普通百姓,態度不明。”
“意外的,還算聽得進去道理。”
“要順毛哄,不能對著干。”
“不迷信,甚至討厭迷信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