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他本來想交給蕭佚去做,然而蕭佚一句話提醒了他,蕭佚的身份不適合做某些事,那他就只能拜托跟自己還算交好的虞紹燮了。
蕭融鮮少會來主動找他,虞紹燮本來受寵若驚的,連晚間喝的酒都醒了不少,等聽完蕭融的話,虞紹燮有些懷疑自己根本沒醒酒。
“蕭弟再說一遍”
蕭融古怪的看著他,心想,再說一遍就再說一遍。
他重復道“我希望虞兄能幫我找一兩個士人來,要那種文采斐然的,能夠熟練書寫文章,同時最好有家室,且為了錢什么都愿意做。
”
虞紹燮“”
這些條件單拎出來沒什么,但是湊一起就太奇怪了,他不禁詢問“蕭弟找這樣的人是想做什么”
蕭融也沒瞞著他“寫戲本。”
虞紹燮望著他“何為戲本”
蕭融“”
真不愧是娛樂業的荒漠。
此時也有戲,但并非后世所熟知的那種戲曲形式,此時的戲更像是獨角戲,一個人從頭到尾的或說、或唱,都不會有第二個人登臺演出。
此時的戲曲形式也是分開的,戲是戲,曲是曲,演員登臺都沒有伴奏,調子也十分簡單,兩三句話一個調,整場戲都不會發生變化。
如今連最簡單的民生都保障不了,蕭融自然也不會下大力氣的整頓娛樂業,他要求不高,找個會寫如今最流行的四六駢體文的人就可以了。如果能夠自己上,蕭融也不至于非要找個外人來寫這些,問題是他不會,他寫出來的怕是連八九歲小孩都不愿意聽。
虞紹燮不像蕭佚那樣好糊弄,他總要問清理由,蕭融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來給百姓看點新玩意兒,二來收點門票,給陳留創收,三來借著戲曲的傳播能量,給鎮北軍狠狠的洗白一番。
虞紹燮恍然大悟,他雖然是個憤青,但其實他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很高,每次蕭融有什么新點子,他都是最先響應的那個。其實蕭融說一半的時候,他都想擼起袖子自己上了,但聽到后半段,發現這戲本寫出來以后是給平民百姓看的,他就又把袖子放了回去。
雖說他也想為百姓做點什么,可百姓都不識字,拿自己的作品去給不識字的百姓點評,虞紹燮的自尊心不允許他這么干。
蕭融看出了他的想法,他也沒有阻攔,因為虞紹燮想的是對的,最起碼在本時代當中,寫這些戲本的人不會被士人認可,后世或許會把寫出這些戲本的人奉為戲曲的鼻祖,但那時候虞紹燮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看不見的名聲,對本人來說就算不上是名聲。
不管怎么說,虞紹燮還是答應了蕭融的請求,只是他還有一個問題“的確只有囊中羞澀的士人才會接下這樣的活計,但蕭弟為什么還一定要求對方有家室呢,莫不是只有那些有家室的士人,才能寫出讓蕭弟滿意的作品來”
蕭融眨眨眼,“不是啊。”
虞紹燮疑惑的看著他。
蕭融笑了笑“有家室的人就有牽掛,不會被人蠱惑幾句就決定拋棄一切,跑出去宣揚這些戲本都是我安排的,每個情節都是我要求他那樣寫的。有老婆孩子的人,可不敢這樣得罪我。”
虞紹燮“”
其實他覺得,聽了蕭弟的這番話以后,哪怕是沒有老婆孩子的人也不敢得罪蕭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