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監叫衡順,是對小皇帝最忠心的人,他甚至愿意為了小皇帝反抗孫仁欒,不過反抗的下一秒就被孫仁欒殺了。
算他運氣好,百無聊賴的小皇帝此時就在池子邊喂魚,蕭融一看見那個幼小的背影,他就知道今天成了。
心里的大石瞬間落了地,他藏在假山后面先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然后才一臉茫然的走出去,走近小皇帝一行人后,他還驚訝的叫了一聲“陛下”
小皇帝轉過頭,見到是蕭融,他的反應比蕭融還驚訝,他身邊的侍衛立刻警惕起來,他們想要阻攔蕭融的靠近,但蕭融直接朝小皇帝行禮“臣參見陛下,臣從太后宮中來,一時不慎迷了路,竟不知圣駕在此處,不知臣有沒有這個榮幸,可以在此處侍奉陛下”
蕭融的態度非常恭謹,小皇帝不自覺的也挺直了腰桿,他答應了蕭融的請求,侍衛們想要拒絕,卻被小皇帝瞪了一眼。
他不敢惹他舅舅,卻不代表他不敢惹這些專門伺候他的人。
蕭融微笑起來,從善如流的走過去,他謙卑的站在小皇帝身邊,并一直彎著自己的腰,他問小皇帝這些魚兒為什么不吃食,小皇帝回答他,它們已經吃飽了。
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對話,但誰也沒注意到,在蕭融笑著勸小皇帝再撒一些看看魚兒吃不吃的時候,他借著端魚食的動作,悄悄的在小皇帝耳邊說了一句話,小皇帝一愣,他看向蕭融,蕭融卻已經退到一旁,繼續微笑著看他撒魚食。
沒一會兒,以為蕭融掉進去的太監就火急火燎的找來了,見到他在陛下這里,這太監差點沒嚇死,蕭融自然是被請了出去,而他故意接觸小皇帝的事也被各路人馬知曉了。
蕭融有所圖謀,這是他們的共識,問題是他到底圖謀什么
他就跟小皇帝站了一會兒,討論了幾句怎么喂魚,侍衛和宦官都在一旁看著呢,蕭融沒有任何異常的動作。
孫仁欒秉著不能放過一個的原則,甚至讓人把小皇帝這天穿的衣服都撕爛了,就怕蕭融夾帶了什么東西進去,然而也沒有。
那他謊稱迷路也要進去的理由是什么至于是不是說謊,這也沒必要再思考了,要是連這個借口都看不出來,那他這個大司馬也不用干了。
越是看不出來,他的心情越糟糕,明知道此人有問題,偏偏他找不到哪里有問題,也不能借此對他發難,甚至還要看著他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與自己談笑風生。
孫仁欒愈發暴躁,他幾乎把那天蕭融經過的所有地方都翻了個底朝天,還是沒有任何結果之后,他就只能先從小皇帝身上下手,對他耳提面命,告誡他蕭融不是一個好人,此人不能信,他是鎮北王的幕僚,無論他做什么都是為了鎮北王。臨走之前,他又問了一遍小皇帝,蕭融有沒有對他做什么。
而不論他說什么,小皇帝都是乖乖聽著,對于他的這個問題,小皇帝眨眨眼,照舊搖了搖頭。等孫仁欒走了,小皇帝默默坐回到書案邊上,然后繼續練習自己的大字。
寫滿一篇之后,他又換了一張紙,而周圍的宮女和宦官并沒有看到,他在換紙的時候,悄悄把桌上的一封信塞到袖子里去了。
等到晚間,他該入睡了,其他人也都出去了,就剩下衡順陪著他的時候,他讓衡順把燈拿過來,然后照著蕭融說的那樣,把蕭融第一天到金陵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交給他的那封佛子親筆問候信放在了蠟燭上慢慢的烤。
很快,焦黃色的字跡顯露了出來,小皇帝和衡順驚愕的對視一眼,然后紛紛看向上面的內容。
你的榮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