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都沒有出現過鬧事者,因為目前人也不算多,等以后外地商隊涌進,各種摩擦就少不了了。
一切都跟蕭融想的差不多,唯一讓他覺得有點新鮮的,就是管事處那倆幫忙解釋的小孩,歪著頭看了一會兒,蕭融轉身回了王府。
而他剛走進中央的大花園,宋鑠就從某個門里嗖一下沖了出來“可算是逮到你了”
蕭融“你又皮癢了是不是,我是你的上官”
宋鑠撇撇嘴,“知道了知道了,這里又沒有別人。我找你是有正事,兩日后文集便開啟了,我心想著,要不要讓佛子也同步開啟一場清談辯論”
蕭融看著他入夏安居尚未結束,僧人都不能出門,佛子若是出去了,會被佛門中人詬病的。
你的榮光提醒您大王萬萬不可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宋鑠嘖了一聲“和尚事真多。”
蕭融“”
他忍不住替彌景說話“佛子不過是堅持他們佛門中的規矩而已,他不吃肉不喝酒,自然也不會在入夏安居之時出門啊。”
宋鑠就差翻白眼了“若我記得不錯,古時的入夏安居和尚需待在佛洞當中,一切事情都要在小小的懸崖山壁當中完成,那懸崖必須是不長草木的那種,如此挖出來的山洞才不會有其他生靈進入,這才是真正的入夏安居。如今這不過是名義上的作秀罷了,待在佛寺里不出去就算是入夏安居了待在王府中不輕易走動就算是堅持規矩了既已破戒,就全都破了算了,何必還堅持破一半、留一半了,豈不虛偽得緊”
蕭融沉默許久,宋鑠覺得他這是無話可說了,正要搖頭晃腦的得意一下的時候,他聽到蕭融低低的對自己說“入夏安居的確是一場作秀,人無論如何都做不到不去殺生,所有能維持生命的食物都是另一種生命罷了,可這不代表佛門中人都是你說的這樣虛偽的人,他們盡力的在不可能中做出最大限度的可能,他們的仁慈雖然無法照顧整個天下,但要是能照顧一個、兩個,終究還是有意義的啊。更何況人活一世、總有自己騙自己的時候,水至清則無魚,若人人都活得無比通透,你覺得像佛子這樣的人,他要如何保持對天下蒼生的始終如一啊。”
宋鑠“”
他忍不住站直了身體,看著蕭融的眼神也頗為外強中干“我不過隨口說說,你怎么那么認真。”
蕭融無語的看著他“你那是隨口說說嗎,你這是脫口而出了,我知你不喜佛道兩教,但既然佛道兩教的人沒有來指責你,你便也不要指責他們,畢竟他們沒有傷天害理,那這就不關我、也不關你的事。”
宋鑠不服氣,畢竟他是個很愛指責別人、點出別人有多笨的人,他覺得這世上沒幾個配得上跟他說話的,而這句話再翻譯一下,就是他看不起這世上的絕大多數人。
宋鑠對陳氏能這么規矩,可他第一次見到佛子,直接就去撥佛子的念珠,雖說佛子沒跟他計較,可蕭融還是把這事記在心里了。
要是他老老實實的,蕭融也不會再提這件事,可宋鑠頂多能老實幾天,他身為話癆還有那么強烈的性格特色,早晚他這個態度會被佛子知曉的。
佛子真難啊明明在外面有那么好的名聲,偏偏就在這個王府里不招人待見。
蕭融也不懂這到底什么原理,屈云滅他是莫名其妙不講理,而高洵之因為信道所以不和佛子深交,虞紹燮一個都能在屈云滅名聲最差時投奔他的人,那肯定是不會信仰堅持不殺生的佛門,宋鑠更離譜,他居然是封建時代的一個無神論者。
連屈云滅都做不到這么前衛呢,屈云滅雖說對佛道也不感興趣,可他也有一點迷信,在生活中時不時的就會暴露出來。
所以說,有時候不是蕭融總維護佛子,而是如果他不維護的話,佛子就太孤單了。
搖搖頭,蕭融繼續往前走,宋鑠看似不搭理他,其實一直都用余光看著他的動作,發現他就這樣走了,宋鑠頓時裝不下去了“你去哪”
蕭融看他一眼“去大王書房,找我前日放在那里的公文。”
宋鑠頓時來到他身邊,跟他排排站“我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