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家里就能干,幫著母親執掌中饋。從嫁給謝叡琮的那一日起,她就清清楚楚地知道她嫁的是國公府長房嫡長子,往后是要承襲爵位的,作為謝叡琮的妻子,她身上的擔子并不輕。
也的確,她從嫁進來開始實實在在沒一日停下來過。但婆母是個善心人,行事利落,也將她當知心人來看,丈夫儒雅溫和,女兒端莊聰慧,從前閨中的姐妹們有不少人羨慕她。
可對林氏而言,美中不足的就是至今她膝下還沒有嫡子。
說不煩心是騙人的,婆母雖沒有催促過她,丈夫也是一如既往的溫柔體貼。這院里除了兩個通房丫頭,對她造不成什么困擾,越是這般林氏就越是發愁。
素常回娘家時,母親也替她請過外頭的郎中來診看,來來去去都是緣分沒到。場面話都聽得出來,也許,她就是沒這個福分。
青蕊無奈一笑道“您總是替旁人想的多,卻也不管自己的身子。上頭照郎中調理的方子抓回來的那些藥,您喝了一段時日嫌沒效用就不喝了,依奴婢說,這調理的藥終歸還是堅持下去的好。”
林氏擺了擺手,漫不經心道“罷了,我瞧著喝不喝都沒什么大用處。還不如省省那流水般的銀子,娉兒那邊,你可去瞧過了”
娉姐兒是國公府曾孫輩中最年長的,又是長房嫡長孫女,人聰慧可愛。府里曾孫輩的孩子不多,長房的娉姐兒,二房的澄哥兒,三房還未有所出,如此可顯得曾孫輩稀罕。
澄哥兒是男孩,虎頭虎腦的,兼之二房二老爺又不在,素日國公爺長輩興許更疼些。但娉姐兒小小年紀有端莊大氣的氣派在,國公爺也十分喜歡,為著娉姐兒啟蒙特意從外頭聘請了京兆赫赫有名的柳大家入府,專門教導姐兒學問。
柳大家青年喪夫,但因她出身書香,頗有學問。先也只是招收了些官宦人家的娘子們教導學問,漸漸聲名鵲起,后被國公爺請到府里,人人都道她學問好,可見國公爺是十足疼愛小娘子的。
青蕊笑著道“柳大家近日在指導小娘子習古琴,奴婢私下問過柳大家,都說咱們小娘子聰明一點就通,而且學琴上頭極有天賦。您知道柳大家素來不打誑語,她說好就是真的好了。”
林氏遂點點頭,面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來道“那就好,莫要辜負了她祖父的用心。”
話落,紅燭打外頭進來時臉上帶了幾分笑意,她人未到聲便到了,笑嘻嘻道“聽廚房灶上的嚴媽媽說,四奶奶吩咐他們預備了食材,仿佛是要親手燉湯的。如今廚房上的人都覺得稀奇,奴婢方才碰見她,她便拉著奴婢聊起來時說的。”
林氏幫襯著大太太管家,闔家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就沒有她不知道的事情。一聽紅燭說起來,林氏挑了挑眉頗驚訝道“這年頭會做羹湯的小娘子不多了,從前說女子嫁人前多多少少要學些庖廚手藝,但越到當下越是名門望族的小娘子都是連廚房都不進的。”
她愈發對梁槐寧有些刮目相看,不由得笑了笑。
梁槐寧這會兒剛到內院廚房,國公府廚房分為內院和外院的。內院的是大廚房,多是供后院各房太太奶奶們的吃食,都說廚房的油水多,那些掌管采買的都是肥缺兒。
茗霧親來打點了廚房預備些食材,梁槐寧過來時,內院廚房掌事的花媽媽捧著笑臉迎上來道“給四奶奶請安。廚房油水多,尤其是這油煙恐是熏著了您,若是四奶奶往后有什么吩咐只管知會奴婢們就是,何必親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