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愛華這話一說,各位面一片嘩然。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天幕所在的地界,太不講理了吧”講究儒的時代,有老夫子義憤填膺。
就是秦朝采用法家,也覺得伍愛華所說的過于不切實際了。
“這天幕的世界,管理者難道都沒有欲望嗎有欲望的話,怎么可能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說著“依法治國有多重要呢,這么和大家說吧,本來按照秦律,趙高是應該處死的,但是秦始皇從蒙毅手里把他救了下來。”
“這個回旋鏢,大家懂得都懂。”
伍愛華這話一說完,彈幕就已經聽取哈聲一片了。
始皇要是能預知后事,一定會后悔地恨不得抽死自己
不遵紀守法,遭報應了吧
秦朝的法家人不行啊君主都這么干了,也沒個人勸諫反對一下
誰敢勸啊那可是祖龍哎
伍愛華提起趙高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從她的語氣中敏銳地察覺了一些什么不對勁的事情,等到彈幕說秦始皇一定會后悔,秦始皇就猜到了以后趙高肯定干了件損害自己利益的大事
趙高能從一個小宦官成為中車府令,本身就是一個聰明人,看到彈幕之后,也知道自己必定干了什么,才讓彈幕說陛下會后悔。
意識到這件事情,求生欲讓趙高立馬跪下“臣萬萬不敢違逆陛下,定是因為臣愚鈍,險些誤了陛下大事”
秦始皇沉沉地看了趙高一眼,但是處于對于自己的自信,秦始皇相信趙高是不敢違逆自己,也不敢欺瞞自己,那么讓自己后悔的事情,應當就是趙高猜測的,他搞砸了某件很重要的事情。
盡管如此,秦始皇對于趙高的信任已經產生了裂痕,日后如何發展,也不好說。
此時李斯只是分了一絲心神在始皇和趙高身上,行禮思考的卻是人非圣賢,誰能沒有私心難道后世就沒有特權階級
“我們現在都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思想就是要盡量摒棄人治的部分,從立法的角度更多地監督執法者,讓執法者不能隨心所欲地執法,從而保障每個人的權利,捍衛法律的公平。”伍愛華說著,還是偏題了一句“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是誰主張誰舉證,你要伸張權利,就必須拿出證據,但是行政訴訟法是只有民告官,沒有官告民,而且即使是民主張,也要官去舉出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