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盤口只開一次,鎮國公主a了,你們卻不敢跟,那就只有輸光褲衩,等候處置啰。
卯時二刻,從城外推進的精兵與岳飛匯合,完成控場。徹夜未眠的京兆尹立刻調動人手,拆除路障清理廢墟,四處搜捕逃遁的亂民,并迅速向政事堂及宗府報信,簡要匯報清場的經過;而預備已久的衙役傾巢而出,開始迅速動員基層的樁腳,開始竭盡全力的掌控局勢。
到了這個時候,鎮國公主那后一份圣旨的效力就顯現出來了。十幾日以來,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高高掛起坐壁上觀,覺得你們高層亂斗關我鳥事;鎮國公主滿口抗金倒是頗為動聽,但趙官家從來是甜言蜜語,誰又知道是不是真心就那么一點餉錢,上街攔一攔人就算盡職了汴京禍亂長久不能平息,這種心態便是大頭。
現在圣旨往下一傳達,兩個至親的人頭一擺,至少絕大部分,是真有些被打動了。
也許,這個姓趙的,和之前的趙官家不太一樣呢
也許,鎮國公主說的抗金,還真有那么幾分誠心呢
也許也許真可以試一試呢
汴京城中有多少人不是血海深仇哪怕有三成的人信了鎮國公主的保證,也將是沛然莫能抵御的力量。
“殺一人而萬姓悅者,殺之”天下的道理,不過如此。
可是,天下一切的道理,都有他的代價。現在,輪到趙菲來支付這個代價了。
在這足以扭轉歷史的一個晚上,激烈沖突的余波迅速擴散,必將制造出無可思議的影響。但在晨光熹微之時,第一個遭逢重大變故的,卻是偏居一隅的某個小小別院。
卯時三刻,鎮國公主派遣的女官叩響了別院的大門,將一封詔書送到了清和縣主的面前。一夜未睡的清和縣主兩眼通紅,但只看了一眼女官手中的絹帛,臉上便失去了最后一絲血色。
清和縣主是鎮國公主近支的堂妹,自幼相隨左右,護翼公主,又有靖康南逃時彼此患難與共的情分,其親近密切,迥非常人可比。而清和縣主亦曾蒙受慶國寇夫人救命的恩典,銘刻于心,永不能忘;所以在兩位鄉主牽涉入倒賣大罪時,縣主便曾竭盡全力救護她三次拜見鎮國公主,脫簪席藁叩頭求情,求公主看在往日恩情的份上高抬貴手,自己愿意奉獻一切資財爵位,贖免這二人的死罪。說到悲哀激切之時,居然膝行于地,接連哭求,就連膝蓋都被地上的石子磨爛,腿部血痕斑斑,慘不忍睹。
在這樣沉痛激烈的場面前,鎮國公主默然許久,到底沒有松口答應,只叫人將堂妹送回小院,好生將養。而清和縣主被送回之后,便是水米不沾,臥不安枕,只在靜室誦念祝禱,以至如今。
而現在現在縣主眸中最后一抹光輝也熄滅了;她沉默著退回室內,跌坐在了座墊上,一言不發。
隨侍的女官看不下去,只能小聲提醒
“縣主,鎮國公主的旨意等同圣旨,接旨后是要謝恩頌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