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公公此言何意,難道您是說……在那道童的背后,有高人指點?”
駱養性說完,曹化淳沖他笑了笑,點了點頭沒言語,要他自己去猜。
駱養性一想也是,一個十三四歲的道童,哪里能有那么縝密的心思,救了袁崇煥以后,還能給自己留好了退路。
如此周密的計劃,他的背后一定有高人指點,而且這個人,還不是普通人,首先他救袁崇煥,二人之間一定有什么聯系。
駱養性知道,自己這次是被人利用了,這個人一定對自己很了解,對當今圣上也很了解,懂得利用人心,滿朝文武中,這樣的人只有一個。
“曹公公,難道你說的是孫……”
駱養性話還沒說完,曹化淳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轉身回去了。
駱養性站在宮門外,心里想著這件事的始終,發現這件事除了他,好像沒有人能做得出來。
要說這個人是誰,那就是袁崇煥的老師,現在的遼東督師,孫承宗!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人。
既是明末軍事戰略家、愛國者,同時又是一位教育家、學者和詩人。
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明末的文壇領袖。
曾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東閣大學士等。
在明與后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修筑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余里。
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
逼迫努爾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勛卓著,后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崇禎元年,皇太極繞過關寧錦防線,進入長城以內,京師告急,又是在危殆時刻,孫承宗蒙詔起用,起家陛見,議守京師。
出鎮通州,調度援軍、追還潰將,重鎮山海,襲擾敵后,迫敵出塞,收復四鎮,再整關寧,卻遭權臣掣肘,告老回家。
歷史上,袁崇煥入獄的時候,也許他也想過救人,但是袁崇煥的罪過實在太大,就是他都保不住他。
可是宋徽妱的出現,改變了歷史,袁崇煥沒有死,被人用計救了,而孫承宗作為他的老師,他的嫌疑最大。
孫承宗的才能不容置疑,為明朝做出了很大的功效,就連崇禎皇帝,對他都有“漢則孔明,唐則裴度。”的評價。
而且他身為老師,救自己的弟子也是人之常情,恐怕就是崇禎知道了是他,心理反而會踏實。
袁崇煥也許會造反,但是孫承宗不會,如果有孫承宗的約束,崇禎反而會更加放心,畢竟袁崇煥還是太年輕了,否則也不會說那種大話。
想到這里,駱養性反而不著急了,仔細回憶一下,他和宋徽妱只有幾次照面,但宋徽妱的目光,他還是有些印象的。
他久居高位,尋常百姓見了他,那個敢直視他的目光,就連李松在內,都是目光閃爍。
而宋徽妱則不同,他敢直接面對他的目光,而且還是知道他的身份的情況下,小小年紀能有如此心智,沒準也是孫承宗的學生。
……………………
“三公子,大公子和二公子還沒有來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