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萍還不認識外頭做生意的店家正經掛的幌子,畢竟她家住的地方做生意不講究這些花里胡哨,幾乎都是露天擺出來賣。
所以這首飾店還是玉娘帶她找到了。
兩個身著綾羅綢緞的姑娘進了店門,眼尖的伙計立刻上前迎接,開始各種奉承討好兼介紹店里的商品。
阿萍兜里的錢又不是她掙的,而是靠薅牛毛攢的,于是她花起錢來就格外的財大氣粗。
她豪邁地從百寶囊里抓了一把碎銀子賞給伙計,問“你們這有上好的玉嗎無論是鐲子玉佩簪子什么的,盛上來給我們姐妹瞧瞧。”
向來以錢開路都沒錯,很快上來給她們介紹珠寶首飾的人就不再是伙計,而是換成了個年紀大的掌柜。
阿萍每樣首飾都欣賞了一遍,她看中了一只紅瑪瑙串白玉的手串和一個金累絲飛鳳手鐲。
手鐲是阿萍個人的喜好。累絲工藝,以她在現代的經濟水平,恐怕得是人到中年后才能接觸的奢侈品。現在輕而易舉能買了,她當然得享受享受。
而手串嘛。則是阿萍給自己買的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提示。
紅色代表圣嬰,白色代表玉娘,他們兩只妖怪是如何打算著玩弄自己這事,阿萍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人呢出名的忘性大,阿萍現在拿了圣嬰的錢讓玉娘陪著買了這兩色手串。阿萍再把它戴在手上天長日久地看著,時時刻刻讓它提醒著自己遭受到了些什么不公平的對待。
她要永遠不屈服,永遠地和這些不公平斗爭下去
不會虧待自己的阿萍,先看中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才去詢問掌柜“請問掌柜,你家可有雕琢成狐貍的玉器”
阿萍猜測玉娘的原型一定很好看,于是抱著討巧的心思,向掌柜找尋刻著狐貍模樣的玉器。
可她忘記了,在一些故事的流傳下,狐貍這個形象在人們眼中和瑞獸扯不上關系。人們販賣的器物上狐貍花樣就很少。
古代人可不像現代人那樣葷素不忌,只要喜歡什么都往東西上畫。
掌柜的有些為難,但是眼前這個女客挑的兩件東西,可以看得出她是個舍得花錢的。
舍得花錢的客人,做生意的人誰愿意放這樣的人離開,掌柜沉吟了一會兒后,招呼不遠處靜候的伙計過來“你去把上個月那件玉佩拿過來給兩位姑娘瞧瞧。”
“那不是”伙計聽到掌柜的吩咐,下意識的想問著什么,剛開口他剩下的話就被掌柜的目光逼得住了嘴。
“我這就去拿。”伙計低眉順眼地應了下來,去倉庫里取來了錦盒里裝著的一枚雕刻著狐貍的羊脂玉佩。
這還是上個月城里的富戶人家太太準備送給新進門小妾的禮物,明著罵她狐貍精的敬茶禮,誰知道這惡心人的禮物還沒做好,那新入門的小妾就因為失足落池塘淹死了。
現在拿這東西賣給清白人家的姑娘,掌柜真是掉錢眼里了,伙計在心里暗罵。
無奈他只是個小伙計,只能站在一邊眼睜睜地看了掏錢的那個姑娘把玉佩買下來送給了和她一起來的姑娘。
玉娘收到了這個禮物,有些驚喜哎呀,你送就送了,還專門去為我尋這個花樣干嘛
本作者花菇一朵提醒您西游農業大學生和她的畢業論文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對于美人嬌嗔,阿萍直接拿起玉佩塞到她手里,靠在她耳邊低聲說“我也沒見過你原型什么樣猜測著應該是皮毛豐茂爪牙銳利的矯健樣子。可惜我們凡人的手藝雕不出你萬分之一的風采,只能找到這樣的,你就勉為其難的收下吧,也好謝過你今日冒著危險,帶我出來游玩。”
這話玉娘聽得感動,她糾纏著阿萍到現在,難得聽她對自己講一句貼心話。
現在一開口,卻說到自己心里去,這讓玉娘一時有些耳熱。
這嘴甜得,她都沒見過自己的原型就那么會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