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明郎下場如此慘烈,梟奴也不會失了理智,一心追殺貴郎去了。
“這樣啊。”
阿萍心里這下確定貴郎這孩子,是留不得了。
幼苗若是長歪還能有修正的機會,但若是劣種生出的劣苗,那再是愛惜莊稼的農人,都會狠心將它從地里除去。
阿萍把毓秀的尸首放平在地,松開了自己的左手,活動她因為握劍用力過度而僵硬的手掌。
她轉過頭瞥向之前因為砍樹,而把右手劍插在樹妖本體、樹樁上的那個位置“等等吧,梟奴會把貴郎帶回來的,到時候我一一處置。”
不周是雙劍,而且因為陪著阿萍入道的緣故,它已經變化了模樣,不再是之前閨閣龍女的玩具,而變成是一把冰冷鋒利渴血的法器。
所以哪怕只有單劍,它插在妖邪身上也能憑借自身的誅邪滅惡的能為,鎮壓邪祟。
對于草木之靈,阿萍最是明白斬草除根的必要性。
等人到齊了,先誅了榕樹妖這個首惡,再是貴郎這個罪人。
無論從身體素質上,還是心性上,貴郎都比不過梟奴,阿萍決定在這里等著梟奴帶人回來。
眼下她有比找兩個孩子還要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為毓秀和明郎收斂尸身。
漢人總是重視后事的。因為這個舉動在維持了死者的尊嚴體面下,又能寬慰活人悲傷的心境。
阿萍擦洗干凈了毓秀的手臉,又重新給她挽了頭發。
因為毓秀身上流下的血太多了,阿萍想給她換上新衣服也沒有太大用處,干脆拿出一匹顏色鮮亮的綢緞給她的尸身裹上。
那把陪毓秀奮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劍,阿萍同樣把它清洗干凈,作為一件陪葬品隨著毓秀安歇。
在用另一匹綢緞把明郎的遺體盡可能的收斂了。
能做的事情做完了,阿萍卻還是覺得不夠,想了想她又翻出些金銀來,找出些金紙生宣,疊起了紙元寶,裁剪起了紙錢。
她總是希望到了地府,毓秀拉著孩子能走得順利些,這些俗物或給他們陪葬或是打發黃泉路上遇到的大王小鬼什么的,都好。
都好啊。
誠郎和慧郎擦干了眼淚,便也走過來幫阿萍忙,給逝者們準備祭品。
就在年紀小手笨些的慧郎疊完第五個紙元寶時,梟奴與貴郎以一種眾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他們兩個被一群妖怪護著從樹冠上躍下。
這些妖怪是個什么妖怪呢
阿萍困惑地看著眼前骨架像是猴子,皮毛體態像是樹懶,卻生著個人腦袋的妖怪群。
不得不說本國的妖怪文化力量單薄,比起西洋東洋的妖怪種類,阿萍對于本土妖怪的類別很是模糊。
看著平安歸來的梟奴和被捆著雙手的貴郎,她想來者應該是善吧
阿萍“你們這是”
這群似猴非猴,張開手臂看著又有些像蝙蝠的妖怪們沒有回答阿萍的問話,指著自己的喉嚨搖頭。
妖怪們向兩邊退開,他們之中走出來一個腦袋模樣是老婦人頭臉的妖怪
“他們喉骨都沒有煉化,和你說不了話,老身來和萍姑娘你說話。”
“老身無名無姓,是個山野小妖。姑娘叫我山姥姥,或是老山婆都行。”
山姥姥,說明了情況,又介紹完了自己,才又說道“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么妖怪,偶有凡人誤入山中會把我們認成山魈,姑娘把我們當做山魈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