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肉很貴,肉干的存在更是引人注目,因為肉干的制作需要耗費大量的鹽巴。
在阿萍一行人吃著肉干時,一對看著像是被兩個壯年兒子護著的、老夫妻中的老太太朝著阿萍靠了過來
“姑娘,你們這是從哪里來的怎么我好像從來沒在附近的幾個村子里見過你們”
阿萍先看了老太太開口說話時牙齒整齊,又看她衣服上雖然是打了補丁卻收拾的干凈,阿萍臉上立刻做出了小姑娘見生人時的靦腆表情
“婆婆,我是帶著家里兄弟逃難到這邊的,家里鬧了妖怪,當官的不管,實在是沒辦法,就唉”
老太太理解地點頭“妖怪都不是好東西,我們村里也鬧過,不過都是些黃鼠狼、小貍子之類的。”
看著這位主動過來搭話的老太太,像是能從她嘴里問出些什么,阿萍也大方地給面前這一家子,各散了一兩根肉干。
“這怎么好意思。”
老太太嘴上推辭兩句,身體卻誠實地接過了肉干,也示意老頭子和兒子們接了“那你們一路上也是不容易,你們接下啦打算怎么辦”
阿萍豪爽的一笑,伸手往自己懷中的雙劍一拍“好在我大哥在家時教了我一些武藝,這路上才能護著家中的孩子們趕路。”
老太太含著肉干卻不嚼,只嘗著味兒,聞言她瞥了眼阿萍手中的劍,她估計著這劍怕是有十幾斤重
“哦,所以姑娘你是要去投奔大哥”
“你大哥在城里何處當差,這城里我熟悉得很,等會兒城門開了,我們進去了,我給你指路。”
阿萍聽了這話,倒是覺得中規中矩。
現代社會有社會老油條套話,小區有老頭老太太們套話,他們這類人嘴里帶著好奇意味的話,可是每每都帶著鉤子。
“我大哥不在這里,他在更遠一些,要過了河,在靠山的那座城里,他給城里的富戶看家護院。今天,我進城是想帶著孩子們好好休息幾天,這一路來的村子都不讓我們
進去。”阿萍裝模作樣地皺眉嘆氣。
應對套話,就說些真真假假混合著的話去應付,多心者自會去腦補。
什么過河、靠山,這些聽著真,實際上也有這樣的城鎮存在,話里卻讓人找不到準確的位置,這就是應對喜歡問為什么的人的好話術。
再加上,這一路上阿萍她們雖說是沒上岸往里走,但路上遇到的村民們都極力回避著他們的存在。
“這樣啊,那你們在趕路前是得好好休息幾天。”
老太太說話間瞟了一眼阿萍的綠眼睛。她想要是混了蠻族的血,富戶還真有可能為了充場面,去讓這姑娘的哥哥在家中干活
“不過也快了,等過了河后面的路也好走,幸好現在天不冷也不是漲水期,不然你們這一家子可有得等。”
阿萍接話“那可不是,出門趕路哪里都不方便,盡是花錢還討不了好。”
“對了,大娘,這個城進去要戶籍帖子不又要花錢進去的話,我們家再是拿不出了。”
聽了她這話,老太太小聲對她說“這城不嚴,姑娘你到時候入城時模樣做得可憐些,給守城的幾個銅板,就沒事了。”
阿萍“真的啊那一個人收多少”
老太太得意地說“我是本地人,我騙你干什么你到時候給錢,你是三個銅板,你家看著那快成丁的小子五個銅板,其余兩個小的一個銅板就夠了。”
“這錢你可要舍得”
阿萍心里偷笑,面上卻做出肉疼的表情“真貴,這錢拿去買豆子得夠吃好久了。”
老太太跟著嘆息“可不是,誰叫守城的人管這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