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萍忘不掉這些人,她就停止了往神像上雕刻袁爺爺面孔的想法,她想爺爺應該不介意和同志們共享供奉的。
所以最后位于神龕中,與神農氏造像共享香火的造像都是兩尊無面神像。
神龕的工程量比神廟要小得多,等到神龕力好挑選良辰吉日搬入神像時,神廟那邊的進度還卡在設計圖紙上。
于是神農氏與女媧率先成為享受到禾城香火供奉的神仙。
阿萍是第一個上香之人,難得地在今天她手抖了。連續幾次她才點燃手中的長香,把它們插進香爐里為神明們獻上香火供奉。
她承認自己有賭的成分。在現代的研究中說春秋時的扁鵲不是一個人,而是代指一個以扁鵲為稱號的醫者群體。大膽些,她猜測神農氏或許也是這樣,神農氏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指一個善于辨認草藥,利用草藥與辨認草藥的群體。
因為識百草傳百草這兩個工作量實在龐大,阿萍不相信一個人在有限的時間內,能獨立全部完成。
人神,未必指的是一個人。
阿萍大著膽子讓她生活中的神農們登上了神龕,也是在賭神農氏受了她的香火,會接受她的身份。
阿萍手中的香剛插上香爐,隨著她虔誠的二拜,長香燃出的幾縷青煙便去向了正主身邊。
九天之上,那比天庭位置還要高遠的所在,舊日古神的居所內吹來了一陣來自人間的煙火。
一縷去向媧皇宮,一縷去向神農宮,兩方遠古大神都受到了久違的供奉。
隨著青煙到來的凡人質樸虔誠之情打動了他們。
這些都是在凡間禾城供奉的阿萍所不知曉的,古神的注視無法被普通人察覺,哪怕是修行者也感受不到。
神農氏的二人和女媧難得地聚在一處,共用水鏡映照著凡間神龕前阿萍的舉動。
他們新奇地注視著這個凡人尊敬地為他們供上瓜果、五谷、牛羊肉。
這時候,風吹動著神龕上裝點的薄紗,女媧忽然瞟見了供奉神農氏的神龕內的景象“咦”
一聲小小的驚呼讓身為神農氏的二人望見了自己神龕內的景色,一時兄弟二人彼此對視,心中涌現無數言語,卻又化作了面上的沉沒。
女媧向身邊的神農氏笑道“沒想到當今世上還有人供奉你我,更難得那女孩還知曉神農氏乃二人。”
“也不知她拜你我求的是什么若是她足夠虔誠,我們助她一助,也未嘗不可。”
神農氏二人不答,大哥皺眉掐算著水鏡中碧眸女子與他們之間的因果聯系。老二是個沉默的性子,行二的神農對著女媧輕輕搖頭“她不知道,神龕里另外兩尊神像屬于他人。”
“沒想到還有奇談,這世上竟然還有其他神能享神農香火,而不被天罰,我也算算。”女媧眼中浮起一絲興味,便也抬手掐算起來。
余下排行二二的兩位神農,看大哥與女媧都掐算起來,他們也不湊熱鬧,行二的神農帶著弟弟走到水鏡前,手掌在鏡前一抹,開始觀察起凡間這座名叫禾城的小城。
只見這座城雖小,城中百姓生活卻格外安樂。城中,街道干凈家中歡聲笑語,城外,良田百畝,看著地里長勢良好的莊稼,百姓們都有好好耕種,上位者也從不誤農時。
凡間人類的生活習慣與上古時截然不同,但見人們生活幸福,兩位神農臉上都出現了滿足的微笑。
水鏡中景象映出禾城的農田,兩位神農仔細瞧著,這一看就讓他們察覺了不對勁
這人間小城中百姓種植的稻種為何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品種
除了藥用百草,神農氏最重視的第二類百草就是可食用的百草。要知道人要是吃飽了,就能少生病多長些壽數。
兩位神農好奇心起,便又往水鏡中注入了些神力,好放大畫面去仔細瞧著那些稻子。
可隔著水鏡到底也看不清楚,他們瞧了許久不能瞧個真切,只好又把水鏡投向禾城之主,那位向遠古之神供奉的烏發碧眸女子,期望能從她這里獲得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