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菜腌肉井井有條,還根據食材烹熟的時間不同,決定下鍋時間。
人在菜板和灶臺之間打轉,半點不見慌亂。
今日慶喬遷之喜,他弄了四菜一湯。
四個菜都沾葷腥,青菜是用肥肉煎油炒的,肉片煎得焦香,他先夾了兩片給小豆子解饞,孩子抱著他腿奶聲奶氣叫二叔。
沒空鍋煮飯,主食是外面買的饅頭。
湯是排骨湯,用爐子點火燉的。往里面加了土豆塊和肉塊,勉強算個土豆排骨湯。
再是青菜,水煮肉片,蒜蓉魚片,外加大份肉沫蒸蛋。
沒有酒,這就是今天的喬遷宴了。
來喜是唯一的賓客,跟他們一塊兒坐剛擺好擦干凈的桌邊慶祝。
謝根夫夫被這桌好菜嚇到,沒想到謝星珩這么大方。
他們村里辦紅白喜事的席面,都沒眼前的飯菜實在。
謝星珩倒沒想太多。
他終于得以喘息,有了落腳的窩,未來的日子有了盼頭,實在是一件很值得慶祝的事。
生活嘛,總該有點儀式感。
恰好今天江老爺“免單”,就當是江老爺請他吃飯了。
他外向健談,再跟來喜打聽了一般農莊能收多少佃戶,佃戶們人均兼顧幾畝地,家屬又怎樣安排的。
來喜當他要給自家哥哥找活干,如實說當佃戶不好。
“謝大哥腿傷還得養,等他養好,以你的本事,定是小有本錢了,到時你買幾畝良田更合適。”
不過謝星珩要問,來喜很樂意分享為這頓好飯。
謝公子的廚藝可真好。
“一般佃戶都是散碎納入,也有買莊子時就有的佃戶。像江家,那是祖田、祭田,有族親種,再招附近村民做幫工。”
外地逃難來的,有部分也會租田種,成為佃戶,混口飯吃。
佃戶以戶為單位,每戶耕地看主家心意,以及農田畝數分配。
最差有十五畝起步,再少,佃戶們也不干了,養活自己都是問題。
農莊容量可大可小,畢竟畝數在那里擺著,全看主家愿意接收多少人。
謝星珩心里有了數。
吃完飯,天色不早,來喜要告辭回府,謝星珩讓他等等。
“幫我個忙。”
來喜
原來你真的有事,不是客套留我吃飯。
謝星珩燉了蹄花,他全撈出來,一并盛到闊口湯盆里。
這是他今天選的最貴的一只餐具,兩側有小耳朵,還帶蓋子。
他又調好蘸料,放大瓷盅里裝著。
家里沒有食盒,他拿網兜裝好,回屋拿上他昨晚在客棧借了紙筆寫好的拜貼,交給來喜。
在謝星珩接收的記憶里,即使是大戶人家互相派人上門傳話,都要帶點吃的。
或是茶點,或是糕點,還有規格高一些的果子以及野味海鮮。
江家富貴,他買禮討不了好。看江老爺對他熬的粥滿意,就自己燉了蹄花,蹄花軟爛脫骨,湯鮮味美,還能根據蘸料適配不同口味,正合適。
拜貼寫了上門日期,五天后,五月十七,辰時正。
照例,等來喜回江府復命,江家父子又在月下乘涼。
江知與還在鬧別扭。
他今天跟他父親說過很多回,難得發了小脾氣都沒有用。
越是不情愿,他父親越是擰著來。
他到下午才回過神,軟著撒嬌,他父親也不依。
明明都寫了很多封信出去,外地還有人沒來相看,偏偏跟賴上謝星珩了一樣。
“我又不是只能找他。”
他今晚氣得飯都沒吃幾口。
來喜拿了蹄花回來,說是謝星珩做的。
他吸吸鼻子,偏頭看別處。
江承海故意大聲道“還有拜貼啊”
江知與回頭看他“你不要讓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