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江承海押鏢出豐州,謝星珩一路送他到鏢局。
好日子是需要經營的,謝星珩只是不想拼死累活,人懶了點,事兒辦得漂亮。
辣椒醬給裝了兩壇,路上不論是吃干糧還是拌面,都很下飯。
他還調整了辣度,往里加了肉丁。
另有辣椒油數十份,萬一真遇上匪徒,就用辣椒油潑人眼睛,關鍵時刻茍命用。
肉干果干暫時沒做好,給帶了兩條肥多瘦少的臘肉,路上吃口熱飯時,能沾點油水。
還曬了油面,保質期他沒了解過,依照他現代的生活經驗來說,三個月沒問題至少他買的手工油面,吃到三個月還好著。
另做了一個大號深口鐵杯,配了木把手,可以當杯子,也能臨時當小鍋用。
雖然他們人多,歇腳時架鍋不會用這個。
可江承海看著高興啊。
謝星珩還給裝上了兩桶硝石,他們路上可以制冰,這次押鏢能涼爽些。
江承海很驚訝。
他聽說過制冰,天南海北的走,他見識很廣。一直都很驚嘆,不知道什么人能在夏天里制造出冰塊兒。
現在他也能制冰了,他笑得合不攏嘴。
謝星珩怕了他的“珩兒”,提前搶話拒功。
“都是王管家找人弄的。”
那也是聽他使喚的。
江家正主不在,府里贅婿稱霸王。
家里原有心思浮動的人,恰好來了個賀管事,謝星珩踩著他立威,后邊說什么,府里上下都乖乖照辦。
江承海心里熨貼,更是決定要早點把謝星珩弄到農莊里去。
這么會辦事兒,不去陪他家小魚,太可惜了。
哥婿算半個兒子,謝星珩既然有功名,會讀書,江承海也不會耽誤他學業。
和族親的拉扯結束,余下一些雜務,小魚足以應付。
這期間,常知縣還會派人去農莊看看情況,估摸著過陣子就會親自去轉轉。
他心里偏著江致微,之前露臉的機會給足了,后邊的湯湯水水總要顧著點。
王府的事兒還遠著呢,縣里上官先哄好了再說。
“八月里還是去一趟京都,沒把握就當去熟悉熟悉,也沒叫你一次考中。”
江承海說。
他當謝星珩是好面子,怕一次落第,在江家的地位也會變得低下。
這回謝星珩沒抗拒,直接應下了。
他的確要去一趟京都,考不上是必然的,探探江老三的底子,也是必要的。
科舉季,也是人才匯集時刻。八月的京都,等同于大型“人才市場”,這可都是寶貝。
江承海一走,鏢局就冷清下來。
此次押鏢,多數都是有經驗有資歷的中年鏢師,只帶了三個年輕人。
謝星珩目送他們轉過街角,調頭進門,被一群年青漢子圍著。
江知與很受歡迎,長得好,性子好,跟市井鄉間的小哥兒都不一樣,舉手投足很有韻味。
他還學過武,又常來鏢局,沒到前院跟外男搭話碰面,遠遠瞧一眼,都讓人心神蕩漾。
他們私下里常說,要是沒三老爺安排親事,以江承海的性子,定會招婿。
若招婿,外頭的男人能有他們鏢局的人知根知底嗎能有他們聽話衷心嗎
結果招了個外地書生。
謝星珩習慣使然,不管去哪里,主打一個“禮多人不怪”。
古代糧產低,吃飽肚子是很難的事兒,拿這份禮上門,八成挑不出錯處。
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他們一邊說這都是江府的東西,不關謝星珩的事,到底臉色好了很多。
話說得硬邦邦,心地不壞。
比如現在,他們就想問問謝星珩咋想的。
“怎么有人剛成親就能跟夫郎分開的你不喜歡小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