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蓋的廠房在,新開的荒地在。
東西擺在那里,那就是別人捐錢,難民出力,江家得好。
這是流氓說法。
一開始是江家了地盤、活計,盤活了楓江百姓的經濟,讓他們快速安定。
這也是得到常知縣同意的,遭災的縣不是豐州,豐州沒有多余的活給楓江百姓做。
工錢實實在在發放了,賬單都有,他們還能私吞不成
謝星珩想過這個問題。
“廠房還沒動工,可以說是糧倉。荒地也沒撒草種,可以說單純給他們找活干。”
所有款項名目都在,余額盡數上交。
營生要來年才見效,可以避開這陣子風頭。
宋明暉搖頭“這件事壞就壞在常知縣什么都不干。他但凡叫個人做監工,這些都好說。”
沒人監工,又明確知道背后有人使壞。
他們連賑災的人是誰都不知道,別人已經上了眼藥。
現在不能靠嘴說,要有實際行動。
散財就散得徹底一點。
拆了就太難看,楓江百姓心里會不好受,好像他們這陣子的操勞都是白拿錢。
留著就要分出去,讓它從江家私有,變成百姓公有,或者縣衙占股。這樣子,這個“工”才是給公家做的。
縣衙胃口太大。
常知縣賑災,不出人不出錢,也不出力。白撿政績還想挨夸,吃相難看。跟他合作,營生遲早易主。
找百姓合作又太散,不確定他們會不會留在豐州。
再者,天降橫財,更顯心虛。
宋明暉還有個門路,可以掛衛所的名頭。
豐州有小江南之稱,每逢征戰、演習,都會加賦稅,商稅更重,以充軍餉。
江家根基在這里,江承海自闖蕩江湖以來,去哪兒都打點,熟人密布。
宋明暉雖居內宅,也有人脈。
兩頭打點,不至于連銀子都送不出去。
掛上衛所的名號,先把眼前難關過了再說。
鐵打的衛所流水的兵。
跟給縣衙比起來,只是易主的時間不同罷了。
謝星珩支持跟百姓合作。
“只要百姓向著我們,這件事就十拿九穩。理由很好說,我是楓江縣人,與他們是鄉親。此番遭災,鄉里鄉親更應互幫互助。一時的活計能讓他們掙到安家費,長久的活計才能讓他們養家糊口。
“曬醬可以練練,榨油養雞可以先動起來。地方大,養殖散著來,那就跟農戶家養的雞沒兩樣,先把榨油的油料內循環,這樣即使初期出油率不高,拿來喂雞也不虧,吃不完就再養些豬。
“這廠子是給我們家蓋的,也是給他們蓋的。他們每個人都是廠里的一份子。”
謝星珩記得,早期民營工廠,甚至有工人的股份。
他們不是給老板干活,他們自己就是老板。
還有很多連鎖店經營,為了留住骨干員工,也為了穩定性,同樣會有“股份誘惑”。
有的是達到條件,直接簽合同。比例不多。
有的是入資,比例有區間,看金額決定。
跟楓江百姓,不能用入資。
那就把股份稀釋,每家能得一點。
股份制對他們來說太難懂,直接定獎金制度、年節雙薪制度。
讓他們知道達成什么條件,可以拿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