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心里大石落地,相視一眼,都是笑。
宋明暉叫上小魚,去廳堂里對禮單。
“鏢局那些男人也相看好久了,不論定不定下,我們先把聘禮備好。”
百姓之間娶親的聘禮簡單,吃的要有,穿的要有,首飾要有,再加上禮金。禮金是各家自出。
江家下邊的鋪面沒這待遇,只有鏢局這伙人,是有份額的包辦。
府上出一抬禮,添個妝。他們看著來,有人會再加點,表示對
媳婦、夫郎的滿意。
有人就不加,僅江府的聘禮,就足夠體面了。
銀子購買力很足,往年定制,每家三兩銀子包圓了。
又根據各家貢獻度,成婚的漢子資歷深淺,再酌情增添。
宋明暉看得出來小魚心情不好,有意跟他聊天。
“你典當那些嫁妝的事,他知道嗎”
江知與對那封休書耿耿于懷,自己寫的,也過不去坎兒,一聽眼圈就紅了,卻沒掉眼淚。
他暫時沒跟爹爹說和離書的事,以后再說吧。
“小謝說,他會給我都贖回來的,讓我把當票都收好。”
宋明暉給他遞手帕“想哭就哭吧,別憋壞了。”
江知與不哭。
他成親了,是個大人了,不能遇見事,有了情緒,就眼淚汪汪的。
他要立起門戶,看好家,也照看好爹爹。
父子倆無所覺時,欽差進城。
滿城百姓夾道歡迎,聲浪高,一浪蓋過一浪,千人同聲,齊齊整整。
“朝廷的人來了賑災的人來了”
“朝廷真的沒有忘記楓江百姓”
“朝廷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子民”
“青天大老爺”
“圣上英明仁慈”
前路百姓自覺沿路呼喊,一個挨著一個,鋪路到了縣衙。
可賑災的官兵,身后沒有一輛車,沒帶一粒糧,他們氣勢洶洶,肅穆寂靜,并未去縣衙,而是直指江府。
百姓們都愣住了。
“怎么回事怎么會去江家啊”
“不該先去縣衙嗎知縣老爺呢”
“因為江家接濟楓江百姓了嗎”
“看起來不像是受賞的啊”
官兵到地方,散開圍住府邸。
大門被敲開,門房看著外面烏壓壓的兵,鬧哄哄的百姓,腿一軟,差點滑倒在地。
離得近了,宋明暉跟江知與也聽得見。
他們放下紙筆,理理衣衫,出來接見官爺。
平民之身,見官都得跪。
膝蓋剛點地,大刀就橫在頸邊。
冰涼,森冷,鋒利。
為首的官員,騎在馬上,一身猩紅官袍加身,背后是一輪圓日,灼目刺眼。
他的聲音清晰傳遍每一個角落“江家借賑災之名,與知縣勾結,挪用善款,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為惡一方。本官奉命查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