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廢待興,家里動土。
江府人少,江知與叫徐誠幫忙,在鏢局后院收拾了幾間空屋子,他們一家暫時搬過去住。
謝星珩承諾過,此次渡過難關,會把賣身契還給家仆們,也就是還他們自由。
江知與照辦,王管家父子沒有賣身契,其他人都叫過來,一一把契據給他們。
江家發家時間短,不存在家生子。
家仆里,幾個小丫鬟、小哥兒,是常在府中走動的媒人介紹的,多是鄉里窮人家的孩子。
他們拿了賣身契,有家可歸。
其余的人,是宋明暉在牙行挑的,都是些孤苦伶仃的人。
或是家里沒人了,或是被拐來的。離開江家,他們無依無靠,不知道能去哪里,做些什么。
都知道恢復自由身以后,就不再是奴籍。捧著賣身契,茫茫然不想還,又對未來充滿未知的恐懼。
江知與有安排。
“在府上婚配過的,就一家商量著,看要不要去我家農莊上幫忙,家里新得了幾個掙錢營生,能安排你們過去,到時就拿月錢,當個普通百姓。早些商量好,莊上好動土蓋房子,也算有個去處。”
另外沒有婚配的適齡人、單身的,看愿不愿意跟鏢局的漢子們相看相看。
男人娶親不好辦,他們從家里出來,手里有點銀錢,卻無家資,好人家的孩子很難看上他們。
就看府上的哥兒姐兒相處久了,有沒有感情,愿不愿意到外頭重新開始。
阿華叔不走,他是跟著宋明暉陪嫁過來的。
給謝星珩新買的書童,還有調去他身邊伺候的來喜,都還在府城。暫不做安排。
江知與不習慣叫人近身伺候,聽風軒的人流動性強,他跟來巧、來寶熟悉。
來巧要跟王管家走,去農莊休養。
來寶膽子小,放在內院合適,擱在外頭,性子不定,容易慌張。這回問過,還是決定離開。
走之前,他們為東家做最后一件事,幫著搬家,移居鏢局后院。
府中動土,要再請人修繕房屋。
江知與拿捏不準分寸,不知是只修繕,還是一并改改。
宋明暉說“要做就做好,以前是東拼西湊,一年一個樣的增添,這回便整個兒翻修吧。”
免得江承海回家,看見一處破房子。
他氣性大,現在年紀不小了,氣出毛病可怎么辦
江知與就請人量尺寸,主體格局不變,把各院的景致重新協調。
爹爹愛花,花花草草是要有的。父親閑來無事就愛比劃兩下,院內活動空間要足。
他的聽風軒就雅致著來,種點樹,挖個池子,蓋個涼亭,把小謝的“自閉間”重修,方向要找好,把院內和花園那頭的景都能瞧見。
聞鶴軒是客院,二房常住的。
江知與暫時不知道二嬸拒收家財的事,沒見著二嬸,就找堂哥問,看
他有無需求。
江致微匆忙回豐州,沒趕上正事,心里發虛,總想著做些什么來補償。
因不讀書,又是趕考途中回來的,他娘發了好大的脾氣,母子兩人沒吵過架。江致微體諒母親辛苦,也不會跟她吵。
只在忙碌之余,看書更加刻苦,好讓他娘安心。
問起聞鶴軒,江致微沒別的意見,讓江知與按照整體格局來就好。
“我也到年齡了,你別看我娘總說不考上舉人就不說親,她不舍得我拖成老光棍的,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我就可能說親,到時也有自己的家庭,兩家也離得近,不會常來住。你看著裝點就行。”
江知與心中有數了,那就一切從簡。
招工信息剛傳出去,農莊那頭就有好多楓江百姓組隊過來。
他們是蓋房子的熟手,木匠、泥瓦匠,也來了好些。
現在都未安定,免費干活他們耗不起,只說還是十文錢一天。
比市價便宜,他們感恩,也不會偷工減料、故意拖慢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