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暉去了京城,沒幾天就病了,期間只忙著打點一回,往家里傳信,其他消息來不及探聽。
他就知道老三把壽宴辦得很熱鬧,來了很多官員,看不出來氣氛緊張。
京都是皇城,天子腳下,瞬息萬變是常事。
誰知道天子
在想什么,會因什么發怒。
江知與記下了,午前,去叫夫君跟堂哥吃飯。
還未進京,能再看看。
到了京都,若氣氛還是緊,就要讓兩位考生收著點。
哪怕過分保守,無緣舉人。也好過被捉了典型。
午飯人多,吃得熱鬧。
散場過后,江致微沒急著回家,跟謝星珩繼續“對對子”。
科舉有固定格式,書市上還有流通的對偶句子合集大全,刻苦點的書生,會自己寫。
謝星珩沒當過學渣,落在古代的時間確實太短,沾了原身的光,背什么都熟悉,省了大半時間,刷起題來依然吃力。
他學了答題規格以后,就狂作文章,帶了小冊子背誦精彩句子,相當于現代語文的作文素材。
大段的時間,他都是在作文。
古代作文短,初期是熟悉格式的走量,他不拘好不好,想到句子就往上面寫。
過后也總結“錯題集”,還有“優秀句子”合集。
這些是他自己的產物,能直接寫上卷子。
刷題有順序,他習慣的方式是由大到小,一開始不摳細節。
備戰科舉也同樣,先大量,熟悉“教材”。再大量作文,熟悉“題型”。
再到現在的名師指點,同窗交流。他大量的“錯題”得到改正,在這基礎上,繼續作文。
他有取舍,正經拼才華,他比不過古代書生。
所以學習時,重點鍛煉的能力是,把他對題目的解答,轉換為八股文。
相當于文言文翻譯。
不過他是把白話,翻譯成文言文。
再加點限制。
字數限制,格式限制。
這個思路轉變后,科舉似乎也不那么難。
出發前一天,家里提前過中秋。
江知與叫人做了月餅模具,其中有小魚、星星、愛心。
謝星珩一看就笑,跟他挨著壓模時,想到了些表情包。
什么“你給我小星”“我覺得布星”。
諧音梗。
江知與聽得懂。
他會做衣服,繡工還不錯,聽著就想做個布星、小星星。
謝星珩壞心眼兒“你知道小魚有什么嗎”
他使壞,江知與也想聽。
“什么”
謝星珩說“有一種說法,人懶、過得安逸、目標是為了躺平,自己連翻身都不想動,這叫咸魚。”
江知與看他。
謝星珩慢悠悠道“與之相對的,忙里偷閑,就叫摸魚。”
江知與突地紅臉。
他大膽道“我們現在是什么”
謝星珩把特殊模具的月餅,以小魚、愛心、星星的順序擺好。
“忙里偷閑,我在摸魚,你在愛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