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散散算下來,謝星珩從初一到初六,都排滿了日程。
兩個書童,芒種和夏至還在抄書。
江知與還從書齋調了會寫字的伙計來幫忙,抄錄內容,都是筆記部分。是孟培德的舊書。
這是謝星珩思量過的。主考官孟培德能在鹿鳴宴后,贈書給他,又一番真心勸誡,是個坦蕩君子,真正惜才之人。
這書他一個人看可以,分享給其他讀書人,也可以。
夾批配上序號,也在批注句子后畫上標注符,省些時間,看起來方便。
他們打樣,帶標注符的書籍一本,其他夾批配套。想要的書生,可以對照樣書做標記,夾批隨時翻閱,不影響他們正常。
難買的書,就再請人雕版印刷。
批量裝訂的書籍,店內能上架銷售。
首批就拿出來做贈禮。
這是謝星珩白得的書,以分享之名,不談生意。
農莊上有很多楓江百姓落戶,今年是他們在豐州過的第一個年,最初承諾過的節日福利,要跟上。
這頭不能出錯。老百姓的要求很低,不能因他們平時沒鬧,就把事情忘記。
本地佃戶同理,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時一視同仁,上下同慶。
豐州縣大大小小的木匠都接了江家的急單,做益智玩具。
江承海另派了人,去上水縣跟老白談合作。到十二月中旬,也回來傳信。
“白老爺答應了,他說趕在年底前,掙不上姑爺要的數目。兩家親厚,他便提前預支一筆銀錢,過后掙錢了,就從貨款里扣除,多退少補。沒掙錢,就讓老爺你給他補上。看在兩家情分上,讓姑爺有新想法,別忘了上水白家。”
是個厚道人。
能讓他在春節前把老婆的嫁妝抬回家,謝星珩不會忘記上水白家。
十二月中旬,府上來訪的管事、掌柜的成群。
農莊管事陳大河,今年攜帶妻兒一起來的,腰板直挺,臉泛紅光,笑得牙不見眼。
江家今年主要重心在農莊上,幾個廠子開起來,再有眾多百姓落戶,他手下管理的人將近八百。
作物都好,人員團結沒矛盾,產品一樣樣的出,每回去倉庫,里頭都要更滿一些。
差事辦得好,他心里自豪,主家獎賞也豐厚。
今年從農莊送上來的年貨,車趕著車,足足五輛牛車,牛車邊,還有眾多農戶跟隨,他們是結伴來趕大集的。
貨卸在江府,他們買的東西,能再用牛車裝回農莊。
陳大河帶著妻兒,見完東家,一家人也去買些年貨。今年手頭松,攢起了銀子,早計劃好了要買什么,都熱鬧著。
雞場那頭是王管家照看,明面上的管事是他家小哥兒來巧。
來巧跟著到縣里,拿上了賬本,去謝家,找謝根夫夫對賬稟報。
哥嫂還沒學到這里,要叫個人去。
江知與多問了一句來巧是不是沒說親”
的確沒說,離府時,王管家身體需要休養,來巧沒心思說親,離不開老父親。后邊雞場忙,大大小小的事經他的手,更沒空閑。
謝星珩看一眼來喜,把來喜使喚過去對賬。
“看你本事,來巧要不愿意,你也別哭。”
來喜應聲,出府前,還把今年新制的冬衣換上。原打算過年穿的。
其他鋪面的掌柜相繼過來,先到鏢局那里坐坐,吳術做了基礎核對,才讓他們來府上回話。
鏢局關門,連帶著各鋪面的貨品都不夠。
米糧鋪子搭著賣鹽,雜貨鋪子里即將清場,陳列出農莊的農產品。
別的鋪面,江知與跟鏢局占股的鏢頭商量過,他們有意開鋪子的,就先用家里的鋪面,試著開門做生意,能成,分期付款,把鋪面盤下來。不能成,就當花
時間試個錯,反正缺貨的鋪面,空在那里也是干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