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給他們算賬,豐州以老李頭家的茶油為主。一斤茶油,常價在二十到二十二文之間,以低價算,一斤二十文,一壇五斤,就要一百文錢。
江家的豆油,一斤十八文,一壇五斤,只要九十文。
今天買一壇豆油,還送小罐醬油。
醬油常價在八到十文之間,以低價算,八文一斤。買一小罐,就要八文錢。
今天在他們家,九十文就能把豆油跟醬油都抱回家。
附近貨架上,都是另幾家鋪面賣不出去的東西。
或是碗碟,或是茶壺杯盞,還有牙刷牙粉。日常會用的之外,也有俏麗麗打扮的貨品。
一些顏色漂亮,但花色略有不足的次品布料;一些色彩豐富,但每樣都少的絲線團。
還有一條條好布料裁剪縫制的發帶、手帕,底色豐富,跟絲線團搭配,可以自己繡上花樣,做獨一無二的發帶、手帕。
銷售詞直白,讓人難以拒絕“再加十文錢,就能買幾樣,滿一百文錢,我們還返十文錢,這些就相當于是白送的”
伙計們比著嗓子,說著早就背熟的詞,讓進場的客人們,滿耳朵里只有一句“相當于是白送的”
再待一會兒,就剩下“白送的”
結算后能抽獎,最低能拿到一文錢的參與獎。
“白送”這么多,還要再給錢。
每一位拎著貨品出門的客人,都急急拎著東西往家里跑,生怕江家那個敗家贅婿反應過來,把貨品都收回去
每一位回家的客人,都免不了被家人念叨。
“買這一堆玩意兒,浪費錢”
聽見他
們說了價格以后,又都像占了便宜一樣,又喜又怕。
喜的是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東西。怕的是江家以次充好。
其他的好認,豆油跟醬油要下鍋。
這一天,很多百姓家都用豆油炒菜、醬油添味。
貨真價實的糧食的味道。
他們不約而同,發出了同一個感嘆江家的贅婿是個不會做生意的蠢蛋。
同一天里,謝星珩第一回亮相商場,黃家第一個送來賀禮。
大方得過分,竟然給了一百兩的禮錢。
謝星珩照收不誤,話說得十分漂亮“黃二少,我倆同輩,就不用客氣了,這一百兩,算你對逛小集的支持,我給你發一張親友卡,往后你帶著卡片來,買東西從賬上劃,不用再帶銀子了”
沒有電腦,不好算會員積分。
每位會員,都有單獨的記賬本。
以年為單位,月份總結,每筆消費,都要簽字。
黃二少沒聽明白,愣愣拿著一張銀質卡片,上寫著天下第五好。
天下第五好,符合親友卡的名字。
他以為這是紀念卡片,記賬的意思是,他每月過來結算銀子,支付貨款。
結果謝星珩親自給他開了一張賬本,上面寫了他的名字,背脊上有大大的五”字,開頭第一頁,寫著存入一百兩銀子,讓他簽字。
謝星珩敬業,帶著他在鋪子里逛。
黃二少頭一次體會這種賣貨方式,跟其他百姓一樣,滿耳朵都是“白送的”
他自然不能跟小老百姓一樣,拿個一百文的貨物,拼拼湊湊,不夠寒酸的。
黃家決定靠攏江家,江家賣油,黃家也就不會再光顧李家的生意。
他大手一揮,拿了十壇豆油。
滿贈十小罐醬油,謝星珩給他換包裝,拿了兩壇醬油。
九百文的貨,不足一兩。
江家有鹽商的名頭,鋪子里怎么能不賣鹽
他又買了二十斤鹽,滿減湊一下,又不足一兩。
黃二少
他雖出身商戶,卻實實在在沒問過柴米油鹽的事。
他頭一回發現銀子的消費力這么足,可勁兒買,就是花不完
那么厚一本賬冊,他記一百兩銀子,就花一兩
不行。
他有的沒的,好的壞的,全都掃貨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