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活動持續三天,活動結束以后,銷售額飛速下跌,恢復到普通日流量。
忙了幾天,陡然閑下來,鋪子里的伙計、外頭送貨的鏢師,甚至周邊眼巴巴羨慕的商鋪,都不習慣了。
“逛小集”門前的大幅幌子撤下,只有門前的轉盤還留著。
門口圍觀的百姓問“今天買東西還能抽獎啊”
開業活動太勁爆,買到就是賺到,恢復常價以后,大家都覺得不劃算,短期內,除非是剛需,否則不會提前消費。
抽獎活動,就是一根“胡蘿卜”。去哪里買東西不是買到江家鋪子,還有機會中十兩銀子呢
伙計笑呵呵,大聲回話“抽獎活動是長期的,店開到什么時候,抽獎就進行到什么時候歡迎各位來玩啊”
每個縣城都有賭徒,江家這個轉盤,對他們來說,比賭坊里劃算。
有盼頭,又能真的買到東西。
客流量減少以后,反而方便他們來抽獎。
店內最便宜的物品是兩文錢五雙的竹筷子,抽獎最低能得一文錢,這就相當于是一文錢買來的筷子。怎么都不能算虧本。
他們還想當街賣筷子。百姓又不傻,自己買,還不是這個價指不定他們手氣好,能中大獎呢
這種現象,在謝星珩的預料之內。
演戲上癮,銀子給他掙了,還裝不會做生意,慢悠悠、喜滋滋的來鋪子里看,發現這么冷清的場面,他先是愣,再是大聲問伙計們“怎么回事客人們怎么都不來了買東西了”
伙計早背好了臺詞,無辜又茫然道“不知道啊,可能是開業活動結束了,他們覺得不劃算”
謝星珩很浮夸的跺腳訓斥“怎么會不劃算呢你們難道沒有說,開業活動結束了,還是能滿減嗎沒跟他們講,每帶來一個新客人,他跟他的朋友,只要進店消費了,兩人都能獲得抽獎機會嗎”
這是很多a推廣的段子,謝星珩更是大聲說“送錢的事,哪里不劃算了”
謝星珩叫他們去門口大聲宣傳。
伙計們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留下來的終極社牛。挨了一頓假惺惺的訓,一個個還笑嘻嘻的。
出了門,就對外面勾著脖子往里瞧的百姓們說“大家伙兒都聽見了吧我們姑爺說了,只要帶來客人,不論消費多少,你們都能抽獎”
早上有賭徒,把竹筷清空了。
伙計就拿竹筷做比方。
“比如說,大哥帶著二哥來買竹筷,一把竹筷兩文錢。他們付賬以后,兩人都能抽獎一回。運氣最差,每人都能中一文錢,這筷子就是白送的”
聽了三天的“白送的”,話一說出口,大家都笑了。
三天里,中十兩銀子的有兩個。
一個是開業第一天,黃家二少中的。
另一個是鄉下進城的小夫夫倆,原是新婚過日子,添置些雜物,一下中十兩銀子,兩年輕人都
傻眼了。回家路上,那叫一個紅光滿面,笑得牙不見眼。
有人聰明,這番話一說出來,心里就把家人過了一遍。
往后買東西,帶著家人一塊兒來。
沒空的話,就鄰里之間結個伴兒,今天你買東西,帶我抽獎。改天我買東西,帶你抽獎。雙贏
抽獎是彩頭,與貨品息息相關的是滿減,這是實打實的優惠。
伙計們轉達了謝星珩的意思。
“我們姑爺第一次做生意,做生意嘛,圖個口碑。也不好跌本錢,回家沒臉。這滿減的力度,是滿五十文,減一文錢。滿一百文,減三文錢。”
比不上開業時,聊勝于無。
話接得巧,剛好說完轉盤。
把滿減規則說了,大家自己加上了轉盤返現。紛紛點頭,也感覺劃算。
這一銷售策略,不是為了刺激消費,是趁著開業的熱乎勁兒,讓百姓們對江家鋪子“劃算、實惠”,特別是“白送”的印象變得更加深刻。
日用百貨,是每家每戶都不可或缺的物品,這是細水長流的生意。
不搞活動,都有保底的營業額。
以“實惠”走進顧客心里,逛小集就會成為不可替代的商鋪。會讓日流量穩定上漲。
帶新客過來,則是免費宣傳。
豐州再小,也是個縣城。縣城下面,還有鄉鎮。
鋪面開在東區,三天的熱鬧,席卷全城,來的人也是百中取一。再從老顧客周圍拓客。
老帶新,新變老。各家走動之時,少不了說些日常閑話,再把隱藏顧客激一激,縣城內就算宣傳到位了。
這之后,再進行下一步開始裂變式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