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鋪面門口,再是心潮澎湃,也只是大聲喊了一句“開門了”
開門紅。
李家油鋪大,因種類多、不好疊放,多年裝修未改,沿著墻壁,是幾排放著散裝油罐子的貨架,各品類都貼了紅紙做標識。
地上則是大油缸。這年頭買油,是“打油”。客人自己帶罐子來。以“兩”為單位。
罐裝油好計數,是給某些家里需要買罐子、又要買油的人準備的。整體價位多個兩文錢,算罐子錢。
貨品都是沿著墻壁擺放,少些磕碰。
中間的位置大,空蕩,方便落腳。
今天大部分客人,都是沖著罐裝油來的。
李玉陽也想了個法子,他暫時把柜臺拆了,放了一條長案,分了六個位置,放六個伙計。
進店的顧客,排六條隊,來跟伙計說,他們要買什么油。
李家以油為主,沒有那么多雜貨,客人不用領著轉悠。
油的品類多,商品品類卻很單一。這意味著好選擇。
多數人家是茶油配醬油。醬油里有鹽,調色又調味,很劃算。
客人們自覺排隊,相熟的人前后左右竊竊私語,進了鋪面,都還拿不定主意要買多少。
伙計們提前培訓了幾天,各樣價位張口就能說,無需操心。
李玉陽在旁邊等著,明明很順利,沒有意外,他卻越看越心煩。
有種不好的直覺。
不。
不是直覺。
用腦子想,都知道江家不會放任他們家這樣干。
照著活動內容抄,還要公然搶生意。
誰能忍
縣里有閑人,兩頭跑著看熱鬧,還嫌事不夠大,看江家鋪子里伙計比客人還多,他
們都替江家急
“你們那個舉人姑爺呢他不做生意啦”
伙計們都笑“你們來照顧照顧我家生意啊。”
真是一點不急。
開門的生意,謝星珩不搶。
他就是要讓李家先嘗到甜頭,再從他們嘴里搶肥肉。
城外陸續有百姓進城。
開春農忙,他們都是干完早上的農活,再急忙忙進城采買的人。
江家的車隊,與他們同行。
車里裝著的,都是一籠籠的豬崽、雞苗、鴨苗。
車子不夠用,還有很多漢子挑著擔,一擔四籠小雞,兩籠交疊,一步一搖,小雞嘰嘰叫著,聲音嫩脆。
小雞仔非常可愛,嫩黃的羽毛,黑豆的眼睛,小小只擠在一窩,看得人心里都熱乎。
車隊長,浩浩蕩蕩的,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雞苗。
車隊比他們走得快,他們看見后面的車上還有小鴨子。
小鴨子吵,“嘎”一聲,群鴨爭鳴。
更后面,還有小豬崽。
豬崽誘人啊。
打人群里走過去,它們哼唧兩聲,眾多視線追隨而來,滿目都是渴望。
車隊最后,慢悠悠跟著一輛馬車。
謝星珩坐里面,同行的還有從農莊里抽調來的人。
都認字會寫,在農莊做多了記工的活,熟悉流程,手也快,今天他們要辛苦一些。
謝星珩親自去請,也確認家禽們的狀態。回縣城的路上,他把打樣的模板給他們看。
百姓們只用排隊,不用分隊列。
記名目的人,根據百姓的村子來分冊,這樣好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