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不宜解釋,尤其是人員少,陣勢弱。
謝星珩指著城門道“是真是假,我們到城里,一看便知。”
他大大方方邀請“說實在的,你們現在去李家,要排很久的隊。站那兒也是閑著,跟我去看一眼,你們不虧。”
這次來買油的人,多數是年輕夫夫、夫妻同行。
謝星珩看他們還猶豫,幫他們決定“你們可以分頭行動。先叫人去油鋪子排
隊,另一個去江家鋪子看看。”
他們想想,點頭同意了。
人員以家庭為單位分開,又以村落為單位集結。
每一組里,三種性別的人都有。
進城后,去買油的那組人,還聽囑咐,叫他們多少留點錢,別花光了。
謝星珩笑道“這種好事不常有,反正養雞養鴨又不要錢,花光就花光了。”
他是江家贅婿,卻讓百姓們去李家多多采買,他們都聽笑了。
只要是人,就不喜歡別人插手他們的錢財。
不喜別人過問數額,也不會喜歡別人指手畫腳,教他們應該怎么花。
謝星珩說了一路的江家,此時要么不插話,要么就順著說,不可以把話題繼續拐到江家。
這番應答,再加好感。
李家鋪子在南邊,跟江家的東區隔著街坊。
到路口,兩撥人分開行動。
謝星珩一路領著他們到江家鋪子,只跟他們討論養殖技巧。
他們沒想到謝星珩還懂這個,聊得很是愉快。
到了鋪子,聽里面的掌柜伙計,都喊謝星珩姑爺,他們才真正信了謝星珩的話,眼睛望著已經擺在鋪面門口的數籠雞鴨豬,眼神熱乎乎的。
沿街還有百姓好奇觀望,說江家的雜貨鋪名不虛傳,竟然連活物都賣。
而江家今天的開戰信號是謝星珩抵達鋪面。
李家活動有三天,讓他們一兩個時辰又何妨
前門銅鑼一響,后院就有十個年輕力壯嗓門大的鏢師,帶著巴掌大的鑼鼓,飛足往李家油鋪狂奔而去。
搶生意了
搶李家的生意
這種大喜事,可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的
他們還要內部競爭,卷到一文錢都不收,這事白干都樂意
沒別的,他們爽
在他們去李家的路上,逛小集門口,謝星珩拿著紙筒卷成的簡易喇叭擴音,跟門前聚集的人說“閑話少說,我知道大家都好奇門口這些雞鴨豬是怎么回事,你們且聽我細細說來。”
規則是他跟江知與說過的,對著百姓們,更加簡單直白,少彎繞。
先領養,后付賬。
養死了,不賠錢。
養活了,是自家的。
雞鴨同價,一只十文。結算期是半年。
豬崽貴,一只五百文。結算期是一年半。
這個時限,是方便不用飼料的百姓。
稍微寬一些,他們養肥了雞鴨,能攢蛋賣錢,不至于剛養大,就捉了賣,沒點盼頭。
豬崽也是。
養得足夠肥,出欄才能得好價。
提前出手,想想都心疼。
百姓們議論陣陣,還是要給錢的,但不用現在就給。
他們可以先抓了去養,養死了也沒關系。
最高可以半年結賬,一個月攢十文錢不到。
還有,他們能養活啊
重要的規則說清楚以后,就是抓客人心理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