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孟培德只有一面之緣,就是鹿鳴宴后的送書。
初始印象極好,是個惜才的君子。
那時孟培德讓他好好讀書,就差直接讓他離京都遠點了。
這說明孟培德明知京都局勢,最后還是這么做了。
他吸口氣,把心中的話憋了回去。
他佩服這種人。
如果是現代,排除萬難,他也要去碼頭等著,能不能見面,都遙遙送一回。
可這是古代。
他的行為,會禍連家人。
話題岔開,他帶林庚去路邊竹屋坐。
屋子是新蓋的,簡陋了點,桌子有,倒杯新茶,算是待客。
書童芒種跟夏至跟著他,見有客人,忙去張羅茶點。
謝星珩主動把話題引入到了肥料上。
豐州大半農戶都追加了肥料,增產詳情,得等數月見成效。
農作物施肥有好幾個階段,播種前、生苗后、結穗期等等。已經耕種,也能追肥。
生財要有道。
在生產力嚴重不足的古代,謝星珩不用肥料來掙錢。
最初寫的建議書,是他根據豆子的作用來寫的。那時對時代了解淺,也不確定江家人的性子,計劃內容,以變現為主。
后來試產的二代蚯蚓肥,則不一樣。這是他在大量屯糧時,叫人做的肥料。
增產要增到各地,周邊城市的糧食危機大幅度降低,他那點糧食,才能作為保命糧。
因時間短,產量不足。
他設立了“先取用,后結算”的規則,能排除一部分心有疑慮的百姓。
來年收成了,這部分結算,江家不會要。
肥料要惠及百姓,給有良心的當權者最好。
林庚來這里的目的之一就是肥料,他欣然答應,也大方
“我會江家請賞的。”
男人之間的友誼很簡單,性情相投聊得來,利益上稍做綁定,關系就牢靠得很。
林庚還記得謝星珩的“殺精藥”,說請賞就只請到江家。
反正謝星珩是個贅婿,還是個滿腦子只有夫郎的贅婿,要不要那個賞賜都一樣。
謝星珩一聽請賞,表情差一點沒繃住。
江家現在就有一副“積善之家”的御賜牌匾掛著,也是林庚請來的。
賞賜“積善之家”的皇帝已經退位了。新皇也來賞
謝星珩得寸進尺”還有什么封號嗎有沒有點用處的“
勇士能見官不跪,于平民百姓來說,已經夠用了。
謝星珩還想給他老婆撈點好東西。
林庚順勢把他放桌上的兩把精鐵打制的長劍推過去。
“封號不急,等你當了官,你夫郎自然有誥命。你看看這兩把劍,用處大得很,可以砍人,可以割肉,能當燒火棍,也能當烤。”
謝星珩“”
林庚看他表情,“嘖”了聲,一句話讓他收了。
“這可是同一塊鐵礦煉制出來的鴛鴦劍,你不要算了。”
鴛鴦劍。
好誘人。
謝星珩要。
他拿過來看。
劍鞘是皮革制品,外形硬挺,觸手柔韌。皮上還有飛魚紋。
兩把劍都是黑鐵,很純的黑色,出鞘生寒。
謝星珩練過擊劍,也耍過太極劍,比較早年的事,發展方向定型以后,他的興趣愛好就很窄。
運動是跑步機上走走,解壓是去廚房做他想做的任何食物。
從他記憶里對比,眼前的劍沒有現代的白亮,卻自有一股厚重感。
他記得小魚喜歡練劍,家里木劍、鐵劍好幾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