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暉還問誠哥兒為什么想到要制糖。
江知與說“他喜歡辦實事,鏢局又不開了,在家待著,成天處理些家長里短的事,他也不喜歡。”
出來做一番事業,沒什么不好。
江知與說完,都驚訝他的臉皮。
他現在說謊,臉都不紅了。
那些話固然是真的,但誠哥兒是想掙個功名的。
江知與不知道制糖跟功名有什么關系,先做就是。
制糖廠開起來,他會排除萬難,去養藥蟲、種藥草。
他朋友少,徐誠同樣。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的交情,這件事,沒人能幫忙了。
江承海問的比較實際“這場子,老徐沾不沾邊”
別看老徐也是疼小哥兒的,心里肯定緊著兒子來。
徐武能生,現在就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三張嘴,長大了就是三房家庭,要添置三房聘禮的。
徐武夫夫倆老實巴交,穆彩鳳能干,也就管管家務。
徐誠能有一番事業,拉拔家里少不了。
江承海覺著吧,拉拔可以,實際的地契、店契,都得牢牢捏在手里。
其他方面,寬厚一些也罷了。
江知與知道的,“我跟他說過了,他銀子不多,沒找家里要,先是我多出一些,過后他再還我。算我們倆合伙開的。”
分利是徐誠六,江知與四。
這個利益分割,是江知與要求的。
他只是想出來闖闖,沒有必須掙個功名的必要性。
就像家里的農莊,法子是小謝的,最后賞賜都落在了主事人頭上。
這一成的利,他倆都不在意。看重的是主事人
的身份。
江知與愿意讓,徐誠就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賬面上先分了,私下里,徐誠會補一成給他。
明賬四六分,私賬五五分。
親兄弟明算賬。利益分割,在開始營業前說好,往后跟減少矛盾。
再說糖廠的經營方式,江知與含糊說,要根據實際產量決定。
他跟徐誠已經定下了路子。
主要銷售渠道,是對軍。
糖屬于戰略物資,帶一罐子糖,能補充的能量比干糧多。
拿到外面去賣,能掙很多錢。但這成全不了徐誠要的功名。
到了地方,謝星珩去后邊拿小凳子,放到前面地上。
宋明暉先下車,再是江知與。
他肚子實在大,彎腰都難。
謝星珩跟江承海一起扶,才讓他沒踩空。
他們往前走走,四處觀看。
廠區已有雛形,選用的是青磚,蓋的青磚瓦房。
外頭很多木工石匠,在造制糖設備。
已經蓋好的一間制作坊里,有人在熬糖漿。
徐誠就在里面。
外面的管事見了生人,攔了一下,聽說是來找徐誠的,就回頭喊。
徐誠出來,看他們一家四口齊齊整整,還愣了下。
“你們今天都沒事做啊”
這話說的。
讓在場四個閑人都尷尬。
徐誠手里還拿著勺子,叫他們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