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與很是高興。
今天起晚了,出發時臨近中午,到了那頭,趕上午飯,工人們都歇著,也都是熟人,飯間喊話,江知與的管事名頭落實,就正式加入了糖廠的生產建設當中。
來的第一天,他先巡場,把現有的本冊都過目一遍。
之前都是試產,正式開工沒多久,本冊記錄的東西少。
來這里當賬房先生的,是老熟人,吳術吳先生。
他記賬有習慣。
先是當天各項支出明細,再是各項支出匯總。
匯總以月份來,到年底,又會核算一次。
整體賬目非常清晰干凈。
江知與看賬,跟他也熟悉。從前去鏢局,他不好去前面跟人打交道,常在賬房里待著。
賬上的事,吳術還教過他很多。
這邊對接過后,天色已晚。
江知與要回城,回城又順手把徐誠撈走了。
徐誠干活不知休息,夜里不開工,還留在糖廠里思索未來。
他倆都會騎馬,晴天里就跑馬走,來回更快。
入了冬,天色黑得快,進城時,已進夜幕,兩人各回各家。
今天是江知與事業發展的第一天,也是謝星珩獨立當奶爸的第一天。
夫夫倆精神面貌都還不錯。
主要原因是,寶寶除了兩個爹,還有兩個爺。
江知與走了沒一會兒,江承海就以幫忙的名義,把錦鯉寶寶接過去了。
天璣寶寶跟開了天眼一樣,少了個爹,又少了個弟弟,當即哇哇大哭。
謝星珩哄了半晌,沒有辦法,抱著他往主院去。
見了弟弟,這孩子就不鬧了。
江知與回來,抱抱他們,跟他們做互動。
小孩兒性情不同,對待親爹的反應也不同。
錦鯉寶寶會笑,會吐泡泡。天璣寶寶愛抓東西。
他手夠得著,就要胡亂抓。最愛江知與的垂下的、帶有漂亮珠子的發帶,其次是頭發。
江知與的頭發長及腰間,扎馬尾辮能在身前垂一點。
江知與說“錦鯉寶寶好像魚,會吐泡泡。”
謝星珩笑了“他爹還不會吐泡泡呢。”
江知與動物擬聲不在行,模仿起來字正腔圓。
入冬了,謝星珩有鋪面活動要做,冬日的全民活動。
江知與問他具體時間,到時好排班,兩人錯開忙碌高峰期,讓孩子在父愛的陪伴里長大。
謝星珩讓他不用操心,“你按照你的節奏來就行。搞事業不影響我帶孩子。”
這算什么事。
培養那么多人才,不就是為了有人跑腿嗎
他坐著放話就夠。
冬日活動,有一樣彩頭是糖制品。
糖廠規模有限,因保質期問題,要做到短期內大量供需,需要擴大生產。
這是燒銀子的事,暫時按照江知與說的,投入市場銷售,以貨換銀,循環流通,良性發展。
拿了錢,再買更多的原料,請更多的人,把現有的作坊都開動。
再是小謝的分班意見,把現有資源利用到極限。這樣攢起錢財,圍著周邊,逐步擴建。
現有的小作坊編號模式就非常利于擴建,不用一次盤起大廠子,一步步慢慢來。
自家鋪面搞活動,還是全民性質的,趕上糖廠起步階段,蹭蹭熱度,漲漲聲名。
江知與有了個隨身本,對包裝設計也有了靈感。
市面上的糖制品,都是普通的油紙包裝。貴價蜜餞,才有木盒、鐵盒裝著。
為省成本,都是素盒。
糖廠還沒變現,第一批貨物有限,來不及趕場子售賣,為了跟其他糖制品區分開,在包裝上下了功夫。
江知與借著月子期,跟謝星珩聊過的算命,聯想到了求神拜佛。
他給每一包糖,都配有一副神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