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他在漁村又轉了轉,在村里打聽出海的船只,也問宋威的情況。
“就村口那個破棚子里住的人,他誰啊我看他家里也沒其他人了。”
村民都知道宋威情況,現在熟悉了,宋威收海貨不壓價,平時還總幫忙做這做那。他們感恩,背后不嚼舌根。
也都聽宋威的話,怕說了他是外地人,本地地頭蛇來欺負他,非必要,就不要強調這點。
所以江致寧來問,他們都說宋威是海商,遭了變故,妻離子散,現在只能收收海貨,做點小生意。
問起人品,那是沒得說。人人都要豎起一根大拇指。
江致寧沒急著定下,帶著爹爹回縣城,找了家客棧,請郎中來把脈開方子,先在城里,養了半個月,身體見好了,他才又一次出來走動。
他這回沒問海外情況,反復思索,認為不管有沒有大用,他都必須得懂外語,所以暗地里在找會這門語言的人。
他從前是官家小哥兒,在黃公公府上長過見識,也是關于財富類型的。
這數月里,經歷的事情多,沒有一樣是跟沿海地區的特殊時局有關,他連地理都不甚清楚,這一番打聽下來,反被藏在城里的奸細注意,引來了危機
。
他警惕,這一劫躲過,回想發現,還是最初遇見的那個大叔靠譜。
他們父子二人,又回到了小漁村。
宋威深捏人心,江致寧來吃回頭草,一百兩的價格,就死也不降。
幾番爭執間,江致寧頗為惱怒“你不是說我可以講價的嗎”
宋威嘿嘿樂“那你不是沒有同意嗎我就降那一天的價,你錯過了,就沒有了。我每天忙得很,這銀子我本來就可掙可不掙。”
江致寧聽懂了潛臺詞。
一百兩看似很多,但萬一教了個蠢笨如豬的學生,這輩子都耗上了。
江致寧試圖用他的熱情助人性格,來壓壓價他們父子沒有掙錢的本事,時至今日,所剩銀錢已經不多了。
宋威聽笑了“我這事兒,本來就是順手幫你們的,我又不認識你們,真想掙錢,我找搜船,挑個無風無浪的好日頭,把你們帶出海,你們都不知道我會把你們扔海里還是扔荒島上,我真把你們送去外邦,你們又怎么活我們這里有人牙子,外邦也有啊。”
江致寧聽到后邊,背脊一陣陣的生寒。
他低頭算賬,跟宋威說“我沒有那么多錢,你要一百兩也行,你給我們在村子里找個住所,我跟你學語言方便。”
住所好找,宋威也不欺負人。
村里找個孤兒寡母家,兩邊湊一湊,他做保,也叫鄰里多看顧。
空置房屋能多幾個房租錢,兩頭都開心。
至此,江致寧帶著爹爹在小漁村安家了。
他聰明,會找事做。
宋威是商人,但沒有幫手,他要從宋威手里掙銀子。
宋威才不收他。
江致寧鍥而不舍,磨了他一個月,宋威才同意了。
自己花費心思找到的工作,讓江致寧很是放心。
累了點,錢也是真的少。好在漁村開銷低,這點工錢,夠他跟爹爹生活。手里的銀子都攢起來,以后到了海外,要用錢的地方多著。
日子平靜往前過,直到年底,小漁村年貨都籌備完了,各家各戶守歲過節,很多人家看宋威孤零零一個人,實在可憐,都叫他一起來。
宋威不去,他說他想家,也想夫郎孩子。
“我實在笑不出來,就不去影響你們心情了,各位新年好,我們來年見”
年間容易生事,安逸久了也容易放松警惕。
宋威要守著村口破房子,他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守夜方式。
他要看看,年底有沒有外來客找人。
看看那對父子,會不會帶來禍事。
這般等待里,又是個安詳平和的夜晚過去。
等年過完了,宋威履約,帶江致寧去碼頭交貨。
也從海外商人那里買些外邦特有的貨色,回城里零散著售賣。
江致寧用他新學會的語言,慢而生澀的充當翻譯。
交流順利。他這一百兩銀子,沒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