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卡池。需要到店看看,才能更好理解。
最后再去后院里坐談“旅游”結束,該上消費環節了。
糖果屋是徐誠的嫁妝鋪子,原來是江家的鋪面,是面積僅次于雜貨鋪的店面。
后院可以住人,重新休整后,只留了一間廚房、一間臥房、一間茶室,其他都打通,做倉庫。
江知與在茶室里坐著,正在熟悉最
新抬上來的“加盟商企劃案”。
企劃案是他找小謝學的。
加盟商計劃,是他見過趙大宇以后,有的朦朧想法。
趙大宇是南地鏢局的當家的,南地鏢局是掛牌經營,可外頭的人,誰能知道兩個四海鏢局不是一家的只會認為四海鏢局的名頭大。
前幾天,他聽小謝說起未來的長期計劃以后,對糖廠的定位更加清晰。
賺錢有賺錢的規劃,打響名聲有打響名聲的做法。
還有什么比全國開花的名聲更響亮
各地開花,需要的人員與資金,簡直不可想象。
但如果是掛牌經營呢他們給秦六爺的價錢都能掙,給自家掛牌的店鋪,同樣的價格,一樣能掙。
只要不虧本,這個計劃就有推行的價值。
用最低的代價,打最響的名聲。
他跟誠哥兒,要聯手做“糖王”
他有了想法,就跟徐誠商量,兩人說好是掛牌經營。再說給謝星珩聽,謝星珩立刻就聯想到了“加盟商”,對他們更是刮目相看。
這可是古代啊。
這就有了連鎖店經營的概念。
厲害。
謝星珩根據現代更加成熟的加盟商模式,把他們的計劃完善。
目前只是半成品,因為還有一個“廠區建設”還在研究當中。這需要看地圖,選擇合適的輸送區域。在分店之外,再設立分廠,保證貨源供給。
這樣一來,他們最初的糖廠擴大化經營,也要改換方向,從擴大,變成“開花”。
只是舉人觀光團來得突然,機不可失,先把加盟商計劃打出去。
加盟數量少,沒關系。他們回家多多宣傳,他相信有商人會動心。
江知與聽見外面嘈雜聲,知道“生意”上門了。便合上本冊,換了花樣糖果的設計圖擺在桌上。
有人來敲門,他說“進來”,見是謝星珩帶了五個舉人進來,便知道事情成了一半。
顧慎行的兩個朋友見過江知與,前年一起喝過酒,還見過他打架。再見面,有些犯怵。
江知與笑吟吟請他們坐,叫伙計上茶點。
謝星珩跟他打配合,故意邀功道“我這些同年都有意向加盟,我說了一千兩銀子就夠了”
江知與表情僵了下,似乎在介意“一千兩”。
謝星珩“恰好”偏過頭,去看即將加盟的舉人們,滿面春風,為他給夫郎解決了滯銷糖制品而自豪,沒有看見。
“我夫郎在外面給我面子,話比較少,你們別介意,有事盡管問,生意的事,就不要顧及我了。”
有人注意到了江知與的臉色,確認問道“是一千兩嗎”
江知與表情又僵了下,但立刻點頭笑道“是,對,我夫君說的沒錯。”
他又做了額外的補充“如果你們買的店面超過了一千兩銀子,我這里就不收加盟費,但多出來的部分,你們自己承擔。”
這次加盟,意在擴大經營、傳播聲名。
鋪面是加盟商自己的,經營不下去,他們賣別的、轉賣鋪面,都可以。
能比普通商人更低價的拿貨的前提,是他們必須有個掛牌“糖果屋”的鋪面。
他們甚至能鉆空子,用自家鋪面,左手倒右手,直接最低價拿貨,轉手就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