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珩笑了下“我們不能讓所有百姓都接受新事物,任何東西都有風險,所以才有先富帶動后富。你看著組織人手,讓爹在這里開個果醬加工廠,當地進貨,當地招工。你做中間人。”
謝星珩又順帶提到“小魚跟徐誠合伙開了糖廠,白糖的供應不用擔心。絕對穩定。”
江致微很驚訝“他們開糖廠了”
謝星珩笑著點頭。
話到這里,天色已晚。
最后閑話了幾句家常,也說徐誠成親了,嫁進了王府。
江致微徹底驚住了。
等徐誠派人來接應了,他們先告辭,明日再會。
謝星珩等江承海先出了院子,落后一步,跟江致微說“小魚很惦記你,爹爹也記掛著你。都是一家人,沒什么好連帶的。你娘現在這樣子,我們也不會再說什么、做什么。能回家還是回,沒什么回不去的,就看你愿不愿意讓這件事過去。”
江致微垂眸,過了會兒點頭。
他聰明,知道謝星珩不會因為他來津口縣。
所以他直接問“我做蜂蜜,或者做果醬,會影響你們的計劃嗎”
謝星珩搖頭,“不,你能幫我們大忙。”
經濟支柱產業,只有一個皮革,會有很多限制。這也只是利用了天然沼澤和多余勞動力。
但蜂蜜、水果,是當地現有的作物。這才是民生之本。
皮革的產量,受限于畜牧業的發展。跟沼澤打交道,也不會惠及所有百姓。
蜂蜜跟水果就不同了。人人可做,家家能干。
謝星珩沒經歷過江致微這種人生低谷,但他能懂一點江致微的心理。
他從前想獲得家人的認可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小有成效、得到大成果,也不敢打心底開心、放松。
他倆同輩,年齡差不多。在事業上,會有隱形競爭。
來自“對手”的認可,同樣會讓人獲得力量。
謝星珩跟他說“你這件事做得很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先試點再推廣,惠及百姓又不傷害百姓,我很佩服你。”
江致微的肩膀陡然放松,他往院子外看了眼。江承海在外面等著,沒催沒喊,但視線總不經意掃過來。
是記掛著他,也照顧著他。
謝星珩又跟他說“爹年紀上來了,往年舊傷陳痛都開始來找他,這次來津口縣,若不是惦記著你,他實在沒必要跑這一趟。”
雙親已故,墳前祭拜又如何
江老二也沒什么好見的。
這回生意,他要跟林庚先說一聲,林庚和徐誠不來,王府也有別的管事跟上,護衛少不了。
這里又是林庚勢力的周邊城區,安全有保障。
江承海說再多,也掩蓋不了核心目的。
江致微記下了。
一天下來,零零散散聊很多,他在這里做了許多嘗試,也有許多想法,這時才透了點底。
“我是想著,赤手空拳的回去不好,想做一番事業,大伯跟阿暉叔也欣慰些。”
總好過心疼他落魄。
謝星珩笑了聲。
不錯
有良心。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能回還是回,面子不能彌補遺憾。”
這是謝星珩兩世為人的經驗。
他上輩子如果坦誠一些,跟家人的關系就不會那么擰巴。
江致微這一年,經歷了很多生離死別,對這話的感受很深刻。
他重重點頭“我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