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做生意的方式,簡單粗暴,直接干脆,讓謝星珩嘆為觀止。
真是活久見。
他誠心發問“津口縣沒有本地商人嗎”
黎文君看他表情,知道這樣子做生意不對,如實道“當地商人都是各大宗族的人,縣里沒什么外來商戶,所賣商品都很雜,基本都能算作雜貨鋪,根據日常所需去嘉義省采購,或者果商、蜂蜜商來縣里時,捎帶一批。百姓們難得出縣,為點日常用品也實在不值當,所以店門開著,也是愛買不買。”
她心有謙虛,也誠心誠意的請教“我去過外地,大多都這樣做生意的,你們不是這樣子的嗎”
謝星珩點頭“對,正因他們都這樣,所以我們才要不一樣。”
他想了想,說“你挑些人,找個領頭的,我寫封信給我夫郎,把他們都安排到商務培訓班,過去進修一段時間,學學怎么做生意。”
謝星珩這回過來津口縣,是為了生意,但不全是自家生意。核心是跟林庚的合作。
南地的經濟發展,會加強林庚的勢力。
為林庚做事,就要以大局觀為重。
同樣的利民、帶百姓脫貧致富,江家在其中的效力,不能跟豐州縣一樣,起到領頭作用。而是化作萬千商人之中,成為進貨商之一。
既然不能領頭,津口縣就得自己成長起來,從現在開始,培養出商務人才。將本地的農商發展起來。
黎文君重復道“商務培訓班”
謝星珩給她簡單介紹“是專門教人做生意的學堂,理論學完了,會安排到大掌柜的身邊實習。”
黎文君知道讀書人有學堂,還沒聽說過商人也有學堂。還專門學怎樣做生意,也是奇了。
她掌著官印,主理縣內大小事務。
謝星珩等人來了津口縣后,她比從前更加忙碌。水果、蜂蜜,還有沼澤區的安全道路開發等事情,都需要她盯著。
她離不開縣里,又從內部去挑人。
挑人要公平,大家族都得出個人。
小家族好幾家聯合出一個。怕人數太多,到時安置不來,黎文君強制“合并”。同一姓氏,只出一個。
她也投桃報李,給江家示好,送江致微一個回鄉的臺階。
江家人都沒掩飾,她看得出來,江家這一脈,跟江老三那一家不一樣。
叫江致微去。江致微是江家人,江家人教他肯定盡心,不留余地。
江致微對本地人也盡心,他還擔任著教諭一職。到時回來,在津口縣,也能做商務教學。
這番安排,很合江承海的心意,又不好給江致微壓力,期待著,又不敢追到面前去問。
江致微對此接受良好。稍作思索,同意出行。
回鄉看看,代母認錯。親自去跟阿暉叔認錯。
這次回豐州縣,江承海跟著一起。
果醬廠選好地方后,只等建設,要
等糖廠完工,實現供貨后,才開始運行。到時就讓江致微盯著點。
都愿意回家了,這時說什么,江致微都同意。江承海更是樂呵呵的。
姜楚英不好安排,她現在又不知錯,只會亂罵,帶回豐州縣,平白臟了人耳朵。可留她在這里,江致微也不放心,便一起帶上了。
他想著,阿暉叔看見他娘這樣子,心里也許會舒坦些。
津口縣的“交換生”則是陳世英領隊。她是護衛隊隊長,能鎮住場子。
一行人在六月二十三出發,北上豐州縣。
謝星珩看著他們遠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也想家了,想老婆,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