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們知道江知與出來做生意了,打交道少。沒想到一來,就是這種形式的生意。
一般都是大地主,把田地租給百姓種。
百姓們侍弄莊稼,一年到頭累死累活,混個溫飽。
現在江知與來租他們的田,種什么東西,江知與說了算,那他們不就成佃戶了
嗯,不對,他們不用自己種地,不算佃戶。
他們也是租田,不過是租的“種植權”。保證收購價,也拿租子。下面的百姓要種地,也得給他們租子。兩頭掙。
而且種植的是糖原料,單看糖廠的紅火程度,就知道那點原料不愁賣。
他們互相望著,又湊一處竊竊私語。
剛好家里來小廝跟江知與通傳,說津口縣來信了。
江知與眼睛發亮,當即起身往外走,也跟商人們說“你們先商量商量,我一刻鐘后就回來。”
開會地點,借用了逛小集二樓的會議室。
這里大,也離家近,方便他兩頭跑。
兩個崽崽陡然“失去”了一個爹和一個爺爺,每天都要哭哭,快一個月才將將哄好。要是長時間沒看見江知與,兩個崽能哭得喘不過氣,讓人想想就心間發疼。
來的小廝是聽風院里伺候的升平,他還拿了東西,是一罐果醬跟三包果干。
附帶了信紙,寫了配方用量。
江知與粗略看過,當即明白用意,便叫升平下樓,找掌柜的取些牛乳、茶水、冰塊來。
津口縣的貨品抵達豐州縣后,徑直送去江府。
宋明暉看過貨,也先看了江承海寫的家書。
做生意的人家,哪有什么自家品嘗的東西
知道后續還會有,趁著這次把大小商戶聚在一起的機會,就先給他們嘗嘗鮮。
江知惦記著家書,用泡茶來分散注意力。
等待的一刻鐘里,他就在外頭的待客廳,泡好了五種滋味的茶水。
到點就端進會議室,給他們介紹了不同的名字。
這都是商人們沒聽過的茶名,他們本著水果價貴的原則,選的都是常價最貴的荔枝泡的茶。
荔枝做成了果醬,果肉豐富,甜分足夠。泡茶后又加了冰,去熱解暑,滋味香甜。
江知與帶著說一句“這是津口
縣的特產,我父親跟我夫君寄回來的,給大家嘗嘗鮮。”
江承海跟謝星珩離開豐州縣的事,他們早發現了。
縣內多有猜測,其中最廣泛的猜測是,他們出去開分店了。極有可能是府城。
結果人家不聲不響的,去了津口縣。
經商的人,對地理名稱敏感些。
津口縣偏遠,又是南地的入口,大啟朝境內售賣的水果,多半是從津口縣出產。他們都對這個地名不陌生。
好家伙。
跑那么遠。
寄回來荔枝。
荔枝在宮里都少見,他們還以為是沾了個名字,有相近的口味。結果是結結實實,有荔枝肉的果茶。
這就是荔枝泡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