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縣的變化很大。
這座江致微生長的城市,讓他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明明街道還是那些街道,房屋還是那些房屋,或許是店鋪易主、幌子變化,又或者是暑熱的天氣里,還有很多百姓在外走動。
他走在街上,自然有地圖在他腦海中浮現。他知道前方有什么鋪面,再轉角,是什么街道。
可那些陌生感,讓他心里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江承海陪他坐馬車,單是透過車簾看見一點街道的樣子,江承海就知道到了哪里,順著現在的地理位置,跟江致微介紹現在的豐州縣。
“逛小集擴大經營以后,對縣內很多鋪面的生意造成了影響。”
起初是客流量降低、成交量降低,營業額斷層下跌。
然后這部分商鋪,根據各家情況不一,做了整合。
有手藝的,做個領頭人。沒手藝的,做個“中間商”。
他們一起給江家的逛小集供貨,從臺前走向臺后。
鋪面還是開著,平日里會賣些零散小貨。
通常來說,百姓們沒到十萬火急,都愿意多走一段路,去逛小集采購。
因為能湊單、能滿減、能滿贈,還能抽獎。這樣更劃算。
所以現在的鋪面,更像是“倉庫”。
因銷售數據不好整理,現在還沒聯動店內活動。否則供貨商的鋪面也會利用起來,讓百姓們能根據需求,就近采購。
省力,省時,也少些辛苦,多些方便。
這個計劃還沒施行,卻早早“偷跑”。百姓們期待的同時,也像江家已經開始搞利民行動,讓他們在其他鋪面,也能享受到優惠了一樣,大熱天的跑到逛小集去,都樂呵呵的。
江致微路上問過一些情況,真正看在眼里,才知道江承海謙虛了。
他還從未見過,商戶人家能在百姓心里,有這么高的地位。
從前的江家,也沒有做到這樣。
再聽各類活動簡介,然后半路下馬車,先到逛小集停一停。
江承海到了門口,就有伙計大聲喊“老爺”,緊接著,幾個手里沒活的伙計,立馬動了起來。
有人去叫掌柜的;有人去喊“經理”白喜文;有人出門,去糖鋪找江知與;有人往江府跑,給家里報信。
還有人緊跟著就在店里開了條小路,一路迎著,就把他們一行二十人,都迎到了后院。
伙計們各司其職,井然有序,絲毫不亂。
僅接待這里,就把江致微驚到了。
隨同他們一起來到豐州縣的陳世英,也眼露驚訝。
江家鋪子的伙計都這么會來事兒
她進城后,也掀開簾子看豐州縣的街道、商鋪,還會盯著百姓的精神面貌看。
不論一個縣城的經濟發展有多好,但凡百姓們都面黃肌瘦、面露愁苦之色,這個縣城的上官,就不是愛民的官。怎么發展,都
跟百姓沒有關系,只是政績。
若僅是如此,她在豐州縣不會久留。生意的事,別人也能學。
她要盡早返鄉,告訴黎文君,好對謝星珩的計劃,多一點警惕。免得忙活一場,反把治內百姓們給害了。
但這一路的見聞,真是讓她開了眼。
同樣是縣城,豐州縣的繁華程度,是津口縣遠不能及的。